首頁>公益>公益人物
永遠做展翅飛翔的“雄鷹”
鄭雄鷹做坐式排球動作展示。 受訪者供圖
在杭州體育館門口的奧運冠軍塑像里,鄭雄鷹位列其中。作為三屆殘奧會坐式排球金牌得主,她在中國殘疾人奧運史上曾經寫下過輝煌的篇章。退役后,鄭雄鷹回到家鄉成了一名殘疾人工作者,為殘疾人朋友解決就業等問題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
48歲的坐排老將
“第一次看到坐式排球比賽,特別震撼。”不久前,上海精武體育館舉行2023年坐式排球城際邀請活動,想起當天比賽的激烈角逐,觀眾李靜至今想起來仍心潮澎湃。和她一樣,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觀看坐式排球比賽。“場上的運動員都是下肢殘疾,他們坐在地上靠著手臂和臀部的支撐,身體移動的速度真的超乎想象,我這個健全人是完全做不到的。”李靜敬佩地說。
“加油!接住!”賽場上,浙江隊一位老將的身影在一群“00后”隊員中間顯得格外顯眼。隊友每得1分,她都會和隊友們擊掌相慶;隊友失球,她總會第一個上前,鼓勵隊友繼續加油;比分膠著時,她在賽場上奮力移動,揮灑汗水,努力接住對手的一次次扣球。
隊里的這個主心骨名叫鄭雄鷹,今年48歲,既是隊員們的助理教練,也是他們的隊友。
女子坐式排球,鄭雄鷹已經接觸了22年,曾經摘下2004年雅典殘奧會、2008年北京殘奧會、2012年倫敦殘奧會坐式排球金牌。“努力贏得比賽是一方面,我更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坐式排球那種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鄭雄鷹說。
8月31日記者見到鄭雄鷹時,她已經結束比賽4天,但因為聲帶撕裂仍然近乎說不出話。“賽場上要喊出來,帶動隊友們的士氣。”提起排球,鄭雄鷹的眼神明亮而堅定,她用嘶啞的嗓音,耐心地為記者講解比賽規則。
賽場上,鄭雄鷹是隊員們的最佳拍檔;訓練場上,她是浙江省隊嚴苛的教練;生活中,她是孩子們最親近的大姐姐。“現在省隊里大部分是‘00后’,他們訓練都非常刻苦。訓練之后給他們按摩,怕他們肌肉粘連,我下手重,他們都是一聲不吭。”訓練之外,隊里的孩子們喜歡聽鄭雄鷹講她的奮斗故事,也把她當作榜樣,希望將來也能像她一樣站上世界的賽場,為國爭光。
坐在地上,也可以撐起奧運夢想
7歲時,鄭雄鷹遭遇車禍,“幾噸重的卡車從我的右腿壓過,”鄭雄鷹說,“之后兩三年基本是在病床上度過的。”這場車禍,導致她右腿踝關節壞死、下肢三級殘疾。
“但是生活與學習還要繼續,我希望能盡快恢復到受傷前的生活。”鄭雄鷹記得,她第一次自己去上學時,平時只要十幾分鐘的路程,卻整整用了一個多小時,“走到學校,所有衣服都濕透了,但很開心,我覺得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即使是一只腳不能完全著地,天生好動的鄭雄鷹仍然非常熱愛體育,尤其擅長投擲類項目。高中畢業后,鄭雄鷹被推薦參加杭州市殘運會,連破鉛球和標槍兩項全國紀錄,隨即加入省隊。
2001年,浙江組建省女子坐式排球隊,鄭雄鷹被選中。那時,鄭雄鷹已經26歲,對于運動員而言,這已經不是最佳年齡,更何況她此前從未接觸過排球,一切要從零開始。“剛開始一個球都接不住,怎么都找不到感覺。”鄭雄鷹說:“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既然來了,就得堅持下來,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坐式排球需要移動速度,鄭雄鷹每天在籃球場上會要求自己額外練習移動15圈,“怎么快我怎么爬,臀部經常是新傷未好,舊傷又起。沒結痂的時候,在地上摩擦太疼,就想到一個笨辦法:不停地用力往地上坐,直到臀部麻木失去知覺為止。”鄭雄鷹說:“后來,經常摩擦的地方起了繭子,敲起來‘咚咚’響。”
功夫不負有心人。7個月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下,鄭雄鷹逐漸成為隊里移動速度最快的隊員之一。她出色的運動天賦吸引了教練,幾個月后入選國家隊,并迅速打上了主力。
“從那以后,我就開始有了奧運冠軍的夢想。”鄭雄鷹笑著說,一路走來,沒有健全的雙腿,坐在地上,她一樣用手撐起了自己的奧運夢想。
讓更多殘疾人朋友參與體育
自2007年起,鄭雄鷹連續三屆成為浙江省桐廬縣政協委員,15年來,她不斷奔走在殘疾人朋友中,調研了解殘疾人的訴求,通過政協為家鄉殘疾人事業發展鼓與呼。
“成長中受過很多幫助,一直想為更多殘疾人朋友做些事。”鄭雄鷹說:“這些年走訪了很多殘疾人朋友,發現很多殘疾人缺少‘走出去’的勇氣。”在做好殘疾人的“傳聲筒”的同時,鄭雄鷹也給予他們很多精神上的關心和關愛,幫助不少殘疾人走出了家門。
“如今不再是政協委員了,但這段經歷對我影響很深遠。”鄭雄鷹說:“現在有時間就會參加公益活動,希望未來繼續為殘疾人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9年,鄭雄鷹曾短暫結束運動員生涯,回到家鄉杭州桐廬縣成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為殘疾人朋友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到很多公益活動中。
對于即將在家門口舉辦的亞運會、亞殘運會,鄭雄鷹非常期待。提起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內的無障礙設施,她如數家珍。從2021年12月起,鄭雄鷹借調到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運行團隊半年多時間,主要承擔杭州亞運會閉幕式和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之間的轉換工作。
“我參加過多屆國內外大型賽事,非常熟悉運動員進場的流程,更能從運動員需求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為籌辦工作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鄭雄鷹說。
“比如我建議在場館內設置輪椅或義肢的維修點。每位運動員的情況不一樣,輪椅的寬度、高度都有講究,如果簡單給他換一輛可能就會坐得不舒服,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修理好。”鄭雄鷹說,“建議得到了采納。”
“為了殘疾人朋友在運動會期間有更好的體驗,我們團隊做了很多細節上的考慮。”鄭雄鷹說,“比如無障礙坡道的扶手,是金屬桿外面再包一層木料,既牢固又考慮到了手感。”
2022年6月,結束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籌辦工作服務的鄭雄鷹重新回到訓練場,“很久沒有摸排球了,重新拿起來的感覺太好了。希望自己能打到打不動的那天為止。”
“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都還沒有開展坐排運動,我想借著亞運會的契機,去做更多的推廣,讓更多的殘疾人參與進來。”鄭雄鷹說,讓更多殘疾人朋友認識并參與坐排,參加體育運動,并不一定要成為專業運動員,“更重要的是體驗到體育精神,這能夠鼓勵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讓更多殘障家庭掃除陰霾。”
“過幾天,我會帶著隊里的孩子們去現場觀看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賽事,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學習機會。”鄭雄鷹說:“希望能托舉更多的孩子站上更高的舞臺,為國爭光。”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