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彰顯政協新作為 創新履職的福州故事>要聞
福州市創新形式發揮群眾在文明創建中的主體作用
市民文明巡訪團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成員涵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
本報訊(記者 王惠兵)“商業街、背街小巷是城市的‘肌理’,我們不僅要巡查市容環境問題,還要檢查是否存在不規范經營問題。”“問題整改后,還需要‘回頭看’,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果實。”……日前,第一屆福州市民文明巡訪團巡訪工作座談交流培訓會召開,各文明巡訪團成員輪番上臺,分享“找茬”的經驗。
去年9月,首批由24名福州市民組成的文明巡訪團正式成立,成員從“60后”到“00后”,涵蓋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單位職工、學校師生、媒體人等社會各界人士,他們走街串巷逐一巡訪,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道亮麗風景。
“這里是個衛生死角,容易被忽視,要及時清理才行。”“咔嚓”一聲,城市中的一個角落都被定格在福州市政協委員、文明巡訪團成員劉信灼的手機中,同時上傳至福州文明巡訪微信群,這也是文明巡訪團每一位成員的巡訪日常。
為文明創建“挑刺”、替基層治理“找茬”,文明巡訪團的成員們掛起工作證,走進黎明湖公園等公共場所認真巡查,隨手撿起路面的紙屑垃圾、鏟掉墻面上臟亂的小廣告、將沒有停放在規定區域的共享單車擺放整齊,并主動與逛公園的市民溝通交流,詢問文明創建中一些問題的整改情況,聆聽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文明城市創建絕不是搞一陣風,我們要把文明城市創建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劉信灼認為,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一分子。“希望在巡訪過程中能向更多的市民宣傳創建文明城市的理念,讓更多市民參與到創建文明城市行動中來,讓我們的家園更加文明美好。”他說。
上崗至今,巡訪團累計“找茬”200余次,交警、城管、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街鎮也“火力全開”,對反饋的不文明行為、現象高度重視并及時整改,截至目前回復率100%,辦結率超過99%。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