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何小剛:為老百姓所需所盼履職
何小剛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政協委員,大竹縣觀音鎮鎮長
6月30日傍晚,落日余暉下,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觀音鎮平灘河后河灣風景秀美。家長們帶著孩子三五成群,脫了鞋,穿著短褲,快樂地打水仗。“平灘河水又回到了20年前沒有受污染的樣子!”住在觀音場鎮的江紋紋幸福地說。
兩年多以前,平灘河水還是另外一種狀況。如今的變化,與政協委員何小剛主動履職密不可分。
“觀音中學見證了河水由清變濁、變臭的過程。聽年紀大一點的老師們說,20多年前,河水清澈見底,師生們都是在河里洗漱,有的甚至直接喝河水。要是能恢復那時的水質,該有多好!”一次在觀音中學走訪調研時,校長李繼波對何小剛說。
2021年10月的一天,天氣還比較炎熱,何小剛沿著平灘河岸從場鎮步行逆水而上,河水時不時傳來難聞的臭味。離場鎮三里地有一個生豬養殖場,存欄生豬800余頭,排污口溢出豬糞直排平灘河。“老鄉,你這個養殖場豬糞不能直排,下游河水被污染了。”
豬場老板袁東超提起豬糞處理他一臉愁容:“本來無害化處理了,但池子小了,溢出來了。”“重新把處理池建大點,或者制作有機肥料。”何小剛與袁東超認真交流,商議整治豬糞處理不徹底問題。
何小剛先后6次走訪,步行100多公里,在院壩與村民交流,在養雞場與群眾交心。他了解到,導致平灘河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場鎮污水管網不完善或者損壞嚴重,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平灘河;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不足,無法全部處理場鎮產生的污水;農村沿河居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河里;上游分布的17家養殖場,養有數百頭牛、數千頭豬、上萬只雞,但部分養殖場沒有建設糞污處理措施,部分建設有糞污處理措施,但未有效運行;流域內農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隨意棄倒生活垃圾的現象較為普遍,過度使用農藥化肥也導致水體有害物質增加。
2021年12月的一天,觀音鎮明月村“鼎盛源家庭農場”聚集了不少人,鎮政協聯絡工委組織政協委員、村社干部、群眾代表開展養殖排污“小微協商”。
協商會上,政協委員陳良軒率先發言:“鼎盛源家庭農場位于平灘河支流旁,下雨天直排風險較大,農場存欄60余頭肉牛,但污水處理設施卻不足。”他建議,發展養殖環保必須先行,如不能建設、升級改造治污設施,只有引導關閉。
鼎盛源家庭農場業主賀安勇也道出原委:“先期建養殖場、購肉牛、污水處理設施等,花費了不少錢,現在資金短缺,治污設施優化升級沒有資金。”
找準了癥結,何小剛多方協調,最終確定了業主通過融資對場內治污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指導,畜牧部門在場內安裝監控設施實時監控污水排放情況,解決了養殖場的生存與污水治理這一對矛盾。
有了好的開端,17家養殖場分類整治工作得到落實,沒有能力建設有效污水處理設施的,引導其退出,繼續經營的,污水處理設施得到完善并常態運行,從源頭遏制污染源。
一些小的污染源得到治理,但沿岸一些工業企業排污問題難以解決。2022年2月,何小剛撰寫了《關于多措并舉治理平灘河污染源的建議》,提交到縣政協。同時,他在全會上作了題為《多方聯動、強力治污,還平灘河水清清》的發言,提出加大投入、注重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廠擴能升級等建議。
縣政協將該提案作為重點提案進行督查督辦,縣生態環境局、水務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多次深入觀音鎮了解情況,落實辦理措施。場鎮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二期、尾水處理人工濕地、鄉村一體化小型污水處理站等工程項目相繼實施;2023年1月6日,觀音鎮污水處理廠完成擴容改造工程正式交付使用。如今,平灘河里的小魚小蝦逐漸多了起來,水草逐漸綠了起來,平灘河水又恢復了昔日的清澈、美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是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山更綠、讓水更清,讓群眾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何小剛如是說。
通訊員 張天紅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