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直擊中關村論壇
搭建科創“會客廳” 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3中關村論壇上的科技亮點
記者 高志民
5月25日,以“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關村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6大板塊的150余場活動將在這場科技盛會中陸續上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將在這里談科論道,區塊鏈、高端制造、基因與細胞治療等領域的前沿成果將亮相,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個團隊將在這里同臺路演、跨國競技。
走進中關村展示中心會議中心,一眼可見本屆論壇的新地標——網易瑤臺為中關村論壇打造的專屬元宇宙會場。參會者可以在這里掃碼生成自己的元宇宙虛擬分身,自主操作虛擬人物,沉浸式探索虛擬場地內的豐富交互功能。在元宇宙會場中,大家還可以看到中關村論壇的最新實況,和參會者打招呼、聊天。
作為2023中關村論壇首席溝通官的“小關”,本次也以“宇航員”和“頭號玩家”兩個專屬虛擬形象活躍在元宇宙會場。“小關”將帶領參會者在場地內自由游覽,并與參會者的虛擬形象合影留念。
隨著元宇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這一新領域。本屆論壇在元宇宙空間搭建了一座壯觀的外太空基地,可讓無法到達現場的參會者實現云端參會,用自己的元宇宙虛擬分身去體驗元宇宙會場內的各類交互功能。
來到中關村論壇前沿科技展創新藥與高端醫療器械集群展區,一臺手術機器人吸引了眾人目光。機械臂伸進一只燒瓶,上面的三只爪正在剝里面的生鵪鶉蛋。外皮被剝掉的鵪鶉蛋不僅沒有破,鵪鶉蛋軟膜還被搭載在機械臂上的3D高清電子內窺鏡照出了瑩潤的光。
“這臺設備與目前現有的內腔鏡手術設備比,只需要在患者身體上打一個2.5厘米的孔,而現有設備則需要在患者身上打三個孔才能操作。不僅如此,相比現有設備的直線手術臂,需要鏡像操作,蛇形手術臂更能全周向靈活運動,實現各角度精細操作,讓單孔術式變得輕松、精準。”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慧慧告訴記者,公司研發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不僅解決了高精尖醫療設備引進問題,而且定價僅有國際公司的一半左右,成熟的外科大夫只需要培訓一兩個月就能熟練掌握這套設備。
在機器人展示集群,既展示著芯片、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產品與零部件,也有應用于各行業領域的多功能機器人亮相。其中,讓媒體人倍加關注的SRT軟體機器人,曾亮相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此次在現場展示了茶藝表演,不僅體現了軟體先進技術,還弘揚了我國茶藝的傳統文化底蘊。
這款軟體機器人,主要由機械臂和柔性夾爪兩部分組成,像極了一個放大了許多倍的人體手臂。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軟體機器人是用食品級硅膠原料進行生產的,在抓取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包容物品的尺寸,抓取物品如人的手指一般靈活。“這個夾爪看起來不起眼,可它的發明事實上填補了全球機器人和自動化行業有關方面的空白。”
據介紹,傳統機器人的夾爪大多是鋼爪,在夾取一些較輕、易碎的物品比如食物時,容易出現損壞的情況。軟體機器人技術這一“柔軟的力量”則解決了工業自動化生產“最后一厘米”的難題,是面向多個行業的通用型技術,如今已經成功應用在了半導體、食品生鮮、電子產品等行業。
“手機沒電不用急,騎會兒自行車就可以充上電了。”在論壇現場的綠色小站,設有減碳騎行體驗,參會者可通過騎特制自行車的方式,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為手機快速充電。
在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展廳的現代汽車展臺,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部長吳雁冰介紹說,“氫燃料電池車NEXO是一款‘終極環保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唯一排放物為水,真正實現零污染、零排放!不僅如此,它在行駛過程中能夠過濾99.9%可吸入顆粒物,有效去除PM2.5以下的超細小粉塵,若10萬輛NEXO行駛60分鐘,可以凈化供400萬人一小時呼吸的空氣,儼然一臺大型高性能‘空氣凈化器’。”
作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科技辦會”一直是中關村論壇堅持的特色理念,也是論壇的亮點之一。本屆論壇繼續深入貫徹“科技辦會”理念,將多場景、高水平的科技產品應用融入論壇的全流程中,讓所有參會者都能擁有獨特科技體驗,讓各類新興科技成果擁有在國家級平臺上進行落地展示的直接窗口。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