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醫學前沿

吞服“小膠囊” 篩查食管癌

2023年05月16日 10:47  |  作者: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白 進 本報記者 張 強

如今,膠囊胃鏡已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熟知的檢查手段。然而,使用膠囊這樣的手段進行食管檢查卻還是件新鮮事兒。

4月24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李兆申教授與該科王洛偉教授團隊在食管和胃食管結合部癌早期診斷方面取得了一項研究突破,即通過吞服一粒“膠囊”來采集食管細胞,進而對食管癌的患病風險實現精準評估。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柳葉刀·胃腸病與肝臟病學》。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原河南醫學院沈瓊教授發明了食管拉網細胞學檢查,即通過類似氣球的裝置插入受檢者食道,充氣后將裝置拉出,對沾染在氣球上的食管細胞進行檢測和分析,從而對食管癌進行早篩。該方法在上個世紀曾應用于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人群篩查,為食管癌防控作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科技水平受限,在患者舒適性、診斷敏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漏診率較高,后基本停止應用。

李兆申指出,絕大部分食管和胃食管結合部癌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在出現吞咽困難癥狀后就診往往已錯失早診早治機會。

記者了解到,目前胃鏡檢查是食管和胃食管結合部癌較為可靠的篩查方法,但由于我國內鏡診療資源配置不充足,且胃鏡的接受度較低,愿意進行篩查的人數較少。

“受沈瓊拉網細胞學檢查啟發,我們團隊研制了新型食管細胞采集器。”王洛偉介紹,在外殼可溶解的采集器中裝入海綿狀的高分子細胞富集材料,并固定于棉線上。受檢者采樣時將類似膠囊的采集器隨水吞下,采集器外殼在受檢者胃液中溶解,內含的海綿狀高分子細胞富集材料膨脹,2分鐘后,提拽牽拉棉線取出膨脹的細胞富集材料。由于采集器是從胃食管結合部通過食管取出,此時的采集器上收集了超過600萬個食管和賁門細胞,是傳統方法細胞采集數量的幾百倍。最后,通過人工智能數字病理系統對樣本進行分析進而對食管癌進行診斷。

2021年,王洛偉團隊在《美國胃腸病學雜志》上首次報道了AI輔助細胞學篩查食管癌的科研成果。這為此次研究成果中的算法架構和參數組合奠定了基礎,為科學準確篩查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們研究發現,經過該方法初篩后,有限的內鏡資源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需要內鏡精查的高風險人群中。”王洛偉說。

編輯:何方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 中文字幕乱码AV电影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看a在线先锋影音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