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龔建東:協同推進高標準農田氣象服務能力
氣象保障在高標準農田中主要發揮三個作用,一是監測農田天氣氣候條件,掌握氣象災害發生程度、發展趨勢及影響情況;二是對農田氣象災害風險進行研判預估,提前發布預報預警,科學指導田間管理;三是分析農田氣候資源條件,根據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對氣候資源的需求,研判作物生長優劣程度。
近年來,河南、吉林、山東等省氣象部門主動作為,積極爭取將氣象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全鏈條氣象保障工作,取得了較好服務成效。但是,目前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普遍存在氣象觀測設備匱乏、相關行業部門間數據融合共享不夠、氣象保障服務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為此,建議:
高位推動高標準農田氣象服務能力建設。將高標準農田氣象服務有關內容納入農業強國規劃和新一輪新增千億斤糧食能力提升方案,將氣象監測預報能力建設列入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
完善高標準農田氣象監測站網建設。在發改委、財政部相關項目支持下,突出以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和氣候資源利用為導向,建設涵蓋自動氣象觀測儀、農田小氣候儀、土壤多要素觀測儀以及農作物自動化觀測儀等設備的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能力。
積極發揮氣象保障在高標準農田產能提升中的作用。依托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涉農部門間高標準農田建設數據的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氣象災害風險研判、災情監測、災害影響評估的數據算法,形成農業生產管理“一張圖”,實現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控和減災減損,提升高標準農田產能。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29日 第 03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