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據各地測算情況來看,要達到《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規定的建設標準要求,平原地區畝均投入須達到3000元以上,丘陵山區畝均投入須達到4000-6000元。因此,急需研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建議:
設立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金。建立糧食主銷區對主產區的資金補償機制,結合國家資金投入,設立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金,其中劃定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或建設后的長效管護費用,以調動糧食生產地區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管護以及相關主體的種糧積極性。
強化地方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資金。地方政府通過財政劃撥資金、發行政府債券、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分成、農業用水收費等設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專項資金,確保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資金配套和建后管護使用。
創新探索社會資本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的投融資模式。探索吸引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的投融資方式,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所有農業經營主體開放,重點探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用、管”一體化的高標準農田投融資模式。
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在縣(區)級層面建立穩定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資金整合平臺,將農業、水利、電力、交通、林業、氣象、信息等部門資金進行有效整合,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亂,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原則投入到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管護,進一步拓寬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資金的籌資渠道。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29日 第 03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