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我為“政協書房”盡一份力
樊振
2020年7月6日,我在《人民政協報》上看到一篇《江蘇省政協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讀書學習的重要論述進行季度學習座談 打造“政協書房”建設“書香政協”》的報道。文中說:“江蘇省政協的‘政協書房’坐落在機關辦公樓內,地方雖不大,但功能卻很強大。除了有服務政協履職需要的各類紙質書籍之外,還建有涵蓋圖書資源管理、圖書資源檢索、圖書資源服務等應用的網上書房?!?/p>
我是兩屆縣政協委員、一屆常委,有自己的公共圖書館——樊氏圖書館(鄧演達文獻館),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收藏了較為完備的全國政協文史資料選輯,以及各地出版的大量史料。藏書10萬余冊、特藏文獻50余萬件,其中鄧演達、農工黨,以及東海文史、統一戰線等文獻處于領先地位,是全國書香之家、農工黨中央黨史教育基地,享有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為什么不能也打造成“政協書房”呢?
2017年2月13日,我有幸成為政協連云港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擁有了市政協贈送的屬于自己的一份《人民政協報》。我沒在這份報紙上發表過文章,但是卻兩次見到關于我的報道:一次是農工黨合肥市委會響應中央“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的部署安排,組織黨員來鄧演達文獻館參觀學習,緬懷先烈英雄業績,追思先烈革命精神的圖文報道;一次是《人民政協報》微平臺推送的縣政協來我館調研農村留守兒童監管與保護情況的簡訊。
在《人民政協報》的引領下,我的履職能力得到提升,“政協書房”的夢也一步步成為現實。我牽頭開展的《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工作,被確定為市政協2021年度十大創新案例。人民政協報社主辦首屆人民政協“委員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動,我的委員工作室成為省政協推薦的10個委員工作室之一。樊氏圖書館獲市公共文化服務品牌一等獎,以及“江蘇省首批100個紅色地名”“江蘇百家統戰基地巡禮”等省級以上命名授牌10余項。
2021年底2022年初,連云港市和東??h“兩會”換屆,我當選縣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委員,不再擔任市、縣政協委員,但是,并不影響我通過電腦和手機閱讀數字報。
政協沒有忘記我,省、市、縣政協領導多次來我的圖書館調研。2022年4月24日,江蘇省連云港巿政協印發紅頭文件——《關于印發〈政協連云港市委員會2022年學習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與市圖書館、樊氏圖書館聯動打造“政協書房”。同年底,政協東??h委員會“書香政協·讀書驛站”在我的圖書館掛牌。2023年3月17日,第一批16家“連云港政協書房”名單公布,樊氏圖書館排名第三。至此,我的圖書館正式成為“政協書房”。
近年來,我被表彰為優秀市政協委員、優秀縣政協委員,獲全國最美志愿者、中國好人、江蘇最美人物等榮譽100余項,個人事跡被央視不同頻道先后7次報道。連續三次受到全國政協領導的接見。
《人民政協報》將繼續伴隨我,伴隨“政協書房”前行,在委員讀書和履職實踐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系第十三屆江蘇省連云港市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黨史教育基地樊氏圖書館館長)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