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一篇報道與一個夢想
要說一篇報道成就一個夢想,或許有些夸大,但一篇報道和一個夢想緊密相連,于我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之際,我想分享自己和《人民政協報》的故事。
1981年,我結束近六年的知青生活,到河南省滑縣原商業局工作。在辦公室,我負責文字工作,經常把一些簡報改成新聞稿,投遞給縣廣播站和市級報紙。1985年1月,我在陪同局領導到縣鹽業倉庫調研時,得知一位政協委員建議鹽倉處理加工廢棄土鹽給醬菜加工廠,這樣一來,鹽倉處理了廢鹽,縣生產供銷公司醬菜加工廠場用鹽節約了成本,雙方獲利。于是,我動筆寫了消息,貼上8分錢郵票投給《人民政協報》。沒想到,2月12日《人民政協報》2版便刊登了這篇文章——《政協委員一條建議,企業獲利五千多元》。我高興極了,反復閱讀。在感謝《人民政協報》編輯的同時,萌發了當記者的夢想。
成為一名記者的強烈信念,激勵我抓緊時間多采訪多寫稿。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新聞報道成績引起市宣傳部門關注。1986年,我被濮陽市廣播電視局調到濮陽市參與籌備濮陽人民廣播電臺。1986年7月1日電臺開播,真正圓了我的記者夢。在電臺30多年,作為新聞部主任,我每年都組織記者采訪濮陽市政協會議的報道,非常關注市政協參政議政的情況,刊發了大量新聞作品,電臺多次榮獲市政協宣傳報道先進單位。
退休后,我自費訂閱了一份《人民政協報》,要聞版、統戰新聞、民營新聞,特別是關于書香政協的報道,我都非常關注。我是濮陽市最美讀書會成員,創辦了社會公益組織——桃花島讀書會,受到濮陽市政協的關注。今年2月,讀書會被濮陽市政協命名為“政協委員讀書驛站”,市委書記萬正峰授牌,市政協主席徐慧前贈書。這讓我更加堅定了為書香政協作貢獻的決心。
提筆回憶和《人民政協報》的過往,心里特別溫暖。在《人民政協報》發表的一篇報道,成為我實現記者夢的動力。從一個下鄉知青、業余通訊員到成為高級記者,我忘不了《人民政協報》的鼓勵。在《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之際,衷心祝愿《人民政協報》越辦越好。(作者系河南省濮陽市廣播電視臺高級記者)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21日 第 04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