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以文相會 一見鐘情
吳光明
業余寫作數十年,稿件被全國各類報刊采用幾十萬字,唯獨一篇文章被采用,我就對《人民政協報》一見鐘情,繼而隨即訂閱,且一訂8年,至今不離不棄。
2016年5月的一天,我收到人民政協報社郵寄給我的一份報紙,打開一看,不禁眼前一亮,“春秋·朝花夕拾”版采用了我的通訊《碧野采風往事》,而且還在文前配發了碧野先生的照片,另加編者按。
逐版翻閱這份首次見面的《人民政協報》,欄目眾多的版面、引人注目的標題和清新撲面的文章,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華夏周刊、春秋周刊等版面的文章,更是讓人賞心悅目、過足文癮。
接下來,我打開《人民政協報》數字版網站,發現報上還有每周一期的慈善周刊,其對慈善工作的大政方針、經驗做法和先進典型等內容的介紹,一下子又吸引了一直從事市慈善會宣傳工作的我,慈善周刊無疑是各級慈善組織和廣大慈善工作者的行動指南。于是,我手拿《人民政協報》,同時打開《人民政協報》網站,向慈善會領導和同事們推薦,并提出訂閱建議。大家一看,都覺得這份報紙有品位、可讀性強,尤其是慈善周刊對做好慈善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一致同意訂閱。領導隨即落實訂閱事宜,從此年年訂閱直到現在,從不放棄。每天報紙一到,大家爭相傳閱,先睹為快,儼然成了“香餑餑”。多年來,我們慈善會在開展基金募集、慈善救助、項目實施等多個方面,都曾認真借鑒過慈善周刊中的經驗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后來,我常常向《人民政協報》投稿,每被采用一篇,臉上總要洋溢一陣子自豪與喜悅。有時領導還將報紙贈送給當事人和相關單位。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被報社采用的稿件中滲透了編輯老師的心血,就說被采用的通訊《獨臂漢子的大愛人生》,我原來的標題是“獨臂漢子石曉華和他的500萬愛心基金”,被編輯老師這么一改,精煉、準確、大氣彰顯,也更符合通訊標題的制作要求,前后一對照,自己頓覺汗顏無地、受益匪淺,領導和同事們也異口同聲“改得好!”
看來,喜歡業余寫作的我,這輩子恐怕離不開《人民政協報》了。
(作者系江蘇省如皋市政府辦原副主任)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31日 第 04 版)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