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人民政協報》,助我進步催我奮進
我與《人民政協報》相識、結緣,緣起一篇文章。那是2017年的秋天,我投給《人民政協報》的一篇稿件被民意周刊的一位編輯老師“相中”,她主動聯系我溝通修改意見,她嚴謹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篇題為《讓紅色文化助力脫貧攻堅》的文章發表后,受到了許多同事的稱贊,還榮獲了安徽省2017年度黨史和地方志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我由此結識了《人民政協報》。從此,我經常閱讀《人民政協報》并積極投稿。之后,我相繼在民意周刊上發表了《讓村干部成為脫貧致富的“領頭雁”》《革命老區要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增收》等文章。
幾篇文章發表后,我的工作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干勁倍增。隨著對《人民政協報》的進一步了解,我不知不覺中成為春秋周刊的“粉絲”。春秋周刊刊發的文章與我們從事的黨史研究和文史工作密切相關。于是,我寫了幾篇文史類的稿件投過去,沒想到非常幸運地受到了編輯老師的“青睞”。
多年來,經過編輯老師們的認真修改、精心打磨,特別是對標題的提煉提升和對文字的加工潤色,我見報文章的水平和層次都有了很大提升。2018年以來,我在春秋周刊上發表了20多篇文章,其中有六七篇文章均發表在頭條位置。《詹大南跟隨徐海東南征北戰》《徐海東:“我是青山軍事大學畢業的”》等文章還被《學習時報》轉載,《鄂豫皖蘇區的紅軍公田制度》等文章先后榮獲安徽省黨史和地方志系統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春秋周刊上發表文章,既能廣泛地宣傳金寨革命老區的輝煌歷史、紅色資源,又能很好地幫助和促進我們所從事的黨史研究和文史工作。一方面,深入開展黨史研究、認真做好文史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挖掘到更多更好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撰寫文章,能促進我們的黨史研究和文史工作。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此外,我還深深地體會到:《人民政協報》刊發的文章政治站位高、寫作水平高,針對性、指導性、實用性都非常強,讓我們從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寶貴的經驗,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近幾年,我們的黨史研究和文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我從內心感激《人民政協報》及各位編輯老師,是你們鼓舞了我的信心、堅定了我的決心、點燃了我的激情、增添了我的干勁,是你們幫我成長、助我進步、催我奮進、促我發展。
(作者系安徽金寨干部學院(中共金寨縣委黨校)副院(校)長,六安市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會員)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25日 第 04 版)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