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江迪 毛麗萍 宋嘯峰)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引發熱烈反響。委員們一致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凝聚力量。
■ 走好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為基層分管科技創新的工作者,我將堅持開拓創新,發揚斗爭精神,加快搭建智能裝備、碳纖維、新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創新平臺,組織創新主體和科研工作者不斷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特別是,按照總書記對中以常州創新園的指示要求,在江蘇大膽探索國際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充實新內容,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當好兩國創新合作的標桿示范。”全國政協委員,常州市副市長蔣鵬舉說。蔣鵬舉認為,科技創新中要注重發揮海外留學人員的作用。他表示,作為致公黨和歐美同學會地方組織的負責人,將及時準確傳達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和兩會精神,進一步團結帶領好黨派成員和留學歸國人員等界別群眾,引導大家自覺聽黨話、跟黨走,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江蘇故事,對內全心全意投入到國家建設中。
聽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的論述,全國政協委員,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不禁回憶起創業之路。“二十年來,我們建立以院士專家為核心、高端領軍人才為骨干、海歸博士碩士為中堅的科技創新人才梯隊,不斷創新技術,陸續攻克了多模多基多態高精度組合導航、空天地海通導遙一體化等核心算法。未來,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繼續發揮自主可控技術優勢,在基礎設施狀態監測與運行檢測、無人化農場精準作業、工業機器人智能導航、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與大眾消費等領域持續發力,以全時空、全場景、高精度賦能國民經濟發展。”付誠說。
■ 打牢戰略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
“總書記再次深入論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讓我回憶起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希望廣西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的殷切囑托。我們牢記囑托見行動。廣西以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構筑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平臺著力點,海鐵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常態化接駁,海陸聯動發展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樹新說。他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在高質量發展中走好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為譜寫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政協力量。
“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這讓我倍感振奮。大灣區建設對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偉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曉輝表示。林曉輝表示,他將充分發揮優勢,為大灣區科創產業大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應有貢獻。
“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政協要盡心盡責,擔當作為。南京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市政協將對標對表總書記講話要求,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等方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充分發揮委員智慧,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建議,為實現總書記提出的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作出政協貢獻。”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王立平表示。
■ 夯實強國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總書記一向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去年兩會,總書記看望了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會后,我們反復學習、多次宣講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穩定數億農民的生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全國政協委員,安徽農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馬傳喜說。他連續多年就農業發展問題進行調研,先后就制訂國家糧食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種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等提交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今后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履職盡責,深度調研,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廣泛凝聚共識,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農業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馬傳喜說。
“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江蘇作為人口大省和工農業大省、強省,人均土地面積小、單位環境負荷較大。近年來,江蘇以土壤污染治理及農業安全利用、太湖等重點水域水質改善和修復為重點,不斷加大投入,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取得重要進展。”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張甘霖說,他要繼續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優化鄉村人居、鄉鎮工業、規模養殖業、糧食生產和特色農產品產地的布局,加大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進一步通過鄉村環境整治和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行動,打造中國式現代化農村的新樣板。
■ 實現最終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
“總書記一直牽掛‘一老一幼’。無錫市是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近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牽掛,聚焦老年群體‘急難愁盼’,不斷加大政策創制力度,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著力增強養老服務供給,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上取得長足進展。下一步,我將把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轉化為奮進動力和工作指引,聚焦老年群體‘就醫難、照護難、康養難’突出短板,著力打造‘錫心養老’暖心服務品牌,高標準構建居家社區相協調、醫養康養相融合、多樣化供需相銜接的社區居家醫養服務新格局,為老年群體提供‘家門口的醫養服務’。”全國政協委員,無錫市副市長盧敏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這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委會副主委鮑虎軍回憶起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對“楓橋經驗”的多次論述。“‘楓橋經驗’是浙江的‘傳家寶’‘金名片’‘常青樹’。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楓橋經驗,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忠實踐行群眾路線,找準政協履職的目標靶向和著力重點,緊貼人民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積極探索履職方式方法,擴大基層群眾參與政協履職的渠道,體現‘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理念,更好地彰顯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本色擔當,為建設‘平安浙江’作出應有的貢獻。”鮑虎軍表示。
“總書記指出要持續加強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醫院管理者,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牢記肩負的神圣責任與使命,積極服務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大局,強化臨床醫療技術攻關,守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我們一定牢牢抓住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這一契機,將優勢資源高質量輸出到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和領域。目前我們在重慶綦江、江蘇宿遷等地都進行了有力扶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續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孵化,人才培養,為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作出貢獻。”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劉云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江蘇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讓江蘇廣大干部群眾倍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信心,必將對江蘇現代化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主席張義珍表示。
張義珍指出,江蘇各級政協組織及廣大政協委員要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深刻領會江蘇肩負的特殊責任和神圣使命,真抓實干、奮發進取,全力助推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緊緊圍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等內容,找準政協工作切入點,立足各自所在行業領域的專長優勢,多提金點子、多聚正能量、多作新貢獻,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資政建言,努力交出讓總書記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履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