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記者 林儀 揭春雁)初見唐冬生委員,感覺他文質彬彬,講話有條不紊又鏗鏘有力,舉手投足間透露著一股自信從容。深入了解后才明白,這份自信從容源自他豐富的履職經歷和扎實的調查研究。
唐冬生是新任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在此之前,他曾是佛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履職就是要多留心多觀察,用心關注身邊事,隨時隨地了解群眾需求。”
唐冬生本是醫學專業出身,但喜愛閱讀、涉獵廣泛。扎根佛山20多年,唐冬生總是以做學問的認真精神做好每一件工作。“政協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政協的履職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唐冬生來到了現在的南莊綠島湖片區,調研養殖情況。在與當地農民聊天過程中他了解到,魚塘馬上就被統一征用,但農民卻帶著許多負面情緒。
“既然征地了,為什么不能讓農民有保障呢?”他馬上捕捉到了這一個重要民生問題。為了掌握第一手情況,他多次走訪現場。“那個時候綠島湖這片都是土路,魚塘多。為了找當地農民了解情況,有一次搭摩托車到魚塘堤岸,因為太顛簸,整個人掉下來摔斷了尾椎骨。”唐冬生回憶說。
即使身體摔傷了,在唐冬生看來也很值得。因為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形成了“建立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調研報告,其合并案獲得省政協優秀提案表彰,并在2005年廣東省政協大會上作書面發言。更讓他欣慰的是,提案推動了《廣東省失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關于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法規的制訂,并在全省實施。后來他到當地看望農民時,失地農民非常感激他。
此外,唐冬生還連續建言,提議從培育發展、規范管理、評估監管等方面推動社會組織發展……截至目前,唐冬生已有10多個提案獲得省、市政協優秀提案表彰,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政協采用。“這就是我作為政協委員的成就感,有榮譽固然很高興,但能幫助更多的人,解決更多的問題,這才是我的初衷。”
平臺越大,責任也越大。唐冬生說,身為全國政協委員,身上的重任更顯重大。“我將帶著更多期待奔向遠方。”
怎樣才能真正做好建言工作,更好地發出來自佛山的聲音?他的答案是:到一線去、到現場去。
今年新春剛剛開工,唐冬生就馬不停蹄前往“中國家具商貿之都”佛山順德樂從調研。“很多問題得親眼看到、親身體會,與一線工程人員、企業家交流,才能真正理解現狀、發現問題。”
近期,唐冬生先后到10多家制造業企業調研。并大量搜集資料、請教專家,反復思考和總結,“自己要先消化,才能提出好建議”。
在一次次調研之后,他總結出當前制造業發展主要面臨的共性問題:數智化轉型整體呈現加速態勢,但轉型生態亟待完善,尤其是數智化服務平臺、服務商供應不足,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數智化轉型步伐緩慢。他建議建立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國家級示范區,搭建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制造業數智化服務商的服務能力,推動制造業以集群化方式數智化轉型。
針對企業反映的融資難題,他則建議推廣佛山“數字貸”政策,立足制造業實際,明確“數字貸”申請指引及認定標準。對部分建設周期較長的數智化轉型項目,給予合作銀行一定的靈活放貸機制。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秉承著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初心,唐冬生將在新“履程”上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