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記者 王泳)雖然是第一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但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李駿虎卻是一位履職經歷十分豐富的“老委員”。5年前,李駿虎就在擔任山西省政協委員期間提出的很多提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李駿虎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是,人走到哪里,調研思考就跟進到哪里。從關注醫院門口的垃圾堆,到建設文學強省的思考,再到文旅融合發展的調查,每件優秀提案的出爐,都是對李駿虎踐行使命擔當的注解。
“對政協委員履職工作,我最大感受是‘以務虛高度務實,以務實精神務虛’,既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又要有務實精神,才能滿足新時代下的履職工作?!?月16日,李駿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政協委員的建議,既要注重從全局謀大事,又要善于把大事“參細議小”。
今年全國兩會,李駿虎將提交題為《關于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華夏文明博物館的建議》的提案。談及提交該提案的初衷,李駿虎向記者介紹,2021年10月的濟南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的偉大號召。2021年10月12日,我國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成為國家戰略。作為黃河晉陜大峽谷主河段的山西,山西省也提出把山西建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的戰略定位。
自2021年以來,李駿虎連續參加了山西省政協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常委會、省政協文史委組織的專家座談會,也多次參與專題調研。對此,他深感山西黃河流域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生態文化資源富集,立足資源優勢,定位好黃河文化公園山西段的建設任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李駿虎認為,黃河流經9個省區入渤海,孕育出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河洛文化、齊魯文化,共同構成絢爛的黃河文化譜系。這個文化譜系應該是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根本遵循,而不同省份的建設任務也應該因文化特質的不同而異。
“就山西而言,應該立足黃河文明孕育出的三晉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加強對黃河文化的研究闡釋和主題展示?!崩铗E虎建議,在建設黃河文化公園山西段總體規劃布局中,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沿線合理選址建設“華夏文明博物館”,展示中華文明的源流和偉大,并組建專門的黃河文化研究機構,整合力量,培養專家研究團隊,比如在山西省社科院增設黃河文化研究院,深度挖掘山西黃河流域文化資源,講好黃河故事。
談及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感受,李駿虎表示,更大平臺就意味著更大責任。他一定在全國政協這個大平臺上,履行好委員職責,體現出更大的責任擔當。作為新時代的山西作家,他將繼承山藥蛋派的優良傳統,堅守現實主義創作理念,打造“新時代文學晉旅”品牌,為人民群眾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作家要更多地關心民生、關注時代發展、關注社會問題,要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寫出更好的精品力作,講好山西故事、中國故事,讓他們感覺到這個時代的偉大,能夠讓他們有信心。”李駿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