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新春走基層>聚焦
新春走基層 | “東數西算”青海“風”“光”正好
本報記者 王碩
春節期間,萬家團圓之時,在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鳳凰城傳輸機房,工作人員依舊在現場監測值守著。機房里一排排機柜,承載著青海省乃至周邊省份大量數字信息的傳輸與通暢。
“一切順利。”面對春節期間用戶數和流量峰值的攀升,身為該公司云網運營中心承載室技術總監的楊永峰心里卻挺踏實。“有堅實后盾呢。”
楊永峰口中的“后盾”是2022年剛換代升級過的光傳輸網(OTN)設備。與其他機柜里布滿繁雜線路、各種信號燈閃爍讓人眼花繚亂不同,有幾個機柜線路很是簡潔。
“別看東西少,這一個柜子等于原來整堵墻的設備。”
據楊永峰介紹,近年來,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中國聯通研究院聯合華為公司開發了800G OTN+光數字標簽技術,并在2022年完成全球首次試商用,實現了對運力網絡的品質升級。
簡單來說,就是隨著進入數字化時代,海量數據呼嘯而來,而原有的基礎傳輸網絡已捉襟見肘,需要新的技術不斷滿足需求。
相較于目前主流的單波100G/200G,新的設備讓帶寬提升了4-8倍,傳輸效率隨之大幅增加;網絡運維卻更加智能,可以通過內嵌標簽信息傳遞,實現運力質量“自優化”、運力故障“自修復”。與此同時,系統能耗反而顯著降低,據測算,單比特能耗降低50%以上。按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年耗電量要達到億千瓦時的級別測算,新技術無疑將對社會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對于青海這個生態大省而言,這些改變的意義更為深遠。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青海的生態安全地位重要而特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
這樣的要求也就意味著青海產業的發展需要取舍,有所為有所不為。
青海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巨大潛能。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品類齊全,太陽能、水能、風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行走在青海大地,一個個大風車,一塊塊光伏板以及奔騰的水流正轉變為肉眼看不到卻人人離不開的電能,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如何挖掘這些電力的潛力?一方面,它們正通過一條條特高壓線路、新型的電力系統運送至全國各地;另一方面,尋找更好的出路將這些電力就地消納,挖掘更多的能源效能也是青海一直追尋的方向。
2022年2月,“東數西算”國家級工程啟動,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效率優化。
豐富的清潔電能、低廉的用能成本、冷涼干燥的氣候特點以及各方的積極布局,讓青海在這過程中脫穎而出。
2022年9月,青海印發《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當年,800G OTN+光數字標簽技術全球首次試商用在青海完成。
中國聯通青海分公司總經理朱常波表示,通過新技術升級,夯實算力時代基礎設施底座,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青海省的數字經濟建設;也可以更好地發揮三江源大數據基地綠色低碳的優勢,更好服務于國家“東數西算”整體戰略。
借此契機,“風”“光”正好之地,將“風生水起”。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