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3新春走基層>滾動新聞

新春走基層?“三同”回頭看 | 村里的年味兒“回來了”

2023年01月28日 19:35 | 作者:付振強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融媒體記者 付振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個人離家在外作客他鄉,每當佳節來臨就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這份心中掛念,可以是一個人、一家人,也可以是一村人。

對于王立波來說,三年前,承安村是他眼中的“異鄉”,三年后承安村成了他心中的“第二故鄉”。癸卯兔年春節,王立波有接不完的拜年電話和短信,他與承安村702戶、2000余名村民之間彼此掛念、互道祝福。

一個“外鄉人”緣何能被全村人惦念?這場緣分早在2019年便落地生根。彼時,王立波作為山東省政協派駐到平邑縣鄉村里的第一書記成員之一,一待就是兩年。這位從省城下來沒有“架子”、喜歡“拉呱兒”的第一書記,也漸成了村民口中的“老王”。

一個“外鄉人”更能透析一座村莊的變化。2021年5月,人民政協報“三同”活動小分隊來到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與第一書記同吃同住同勞動。年味兒正濃時,記者迫不及待電話聯系上王立波,當問及村里這兩年的變化時,他激動地回答道:“離開承安后我回去過幾次,村里的各項變化越來越大,村容村貌、宜業宜居條件越來越好,村民的幸福生活已經超出了預期!”

王立波的這句評價是有說服力的。幾年前,承安村還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貧困村,土地多為丘陵薄地,灌溉條件較差。“人多地少沒辦法,以前稍微年輕一點兒的,基本上都出去了。”

現在的承安村早已今非昔比。高標準苗木大棚、金銀花藥材基地、編織包裝袋扶貧車間……這些產業項目的持續引進,讓村民們有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底氣。村支部書記崔建華在電話里同王立波講:“您來村幫扶的這兩年,村里的變化很大,一定找時間再回來看一看。”

一名村民的變化,是整個村莊的縮影。今年29歲的崔啟林此前長期在外務工,如今已成為電商領域的一名行家里手,實現了家門口創業,家門口致富。2021年1月,平邑縣沂蒙山果林協會利用地域優勢,率先在武臺鎮設立“平邑縣沂蒙山果林協會電商服務中心”,線上銷售蘋果、櫻桃、石榴、無花果、藍莓、山楂等果樹苗吸引了一大批村民返鄉。王立波告訴記者,村里還有不少60多歲的“新晉”主播。

談到村民的好日子,王立波抑制不住地激動。“我和村民們一起流過汗,這份情感是無法言說的。駐村第一書記就要常懷一顆樸素的心,撲下身子做實事兒。”

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點王立波在離村之前就早有謀劃。本報“三同”活動結束時,王立波也結束了兩年駐村任期。他說,當前農業、農村、農民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與農民群眾的利益關系和聯結方式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 駐村以來,村里的組織建設不斷加強,黨支部的政治功能不斷強化,黨群關系愈發融洽。對于承安村來說,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端,有了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帶不走的找工作隊讓村子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了新盼頭。

春節假期,山東省政協、共青團山東省委捐贈的“鄉村圖書館”和“希望小屋”也發揮著大作用。6萬多冊的圖書涉及農業政策、科學生產知識、新型農業技術指導等方面,加上開展文化講座、讀書沙龍等,已然成為村里文化振興的重要陣地。“鄉村振興要抓住人這個關鍵因素。留下人才和技術,也就留住了村民的幸福。”王立波說。

道路井然有序,民房整潔大氣,兩旁樹木蒼翠……離開承安村的王立波現在擔任鄭城鎮埠西村駐村第一書記。縣城兩端,半百公里,雖不常聚,但他說自己休息時常常“蹲守”直播間看看村民們。“咱也是農村出身,看著村民們生活得好了,我也高興地睡不著覺。過完年,我還要再去看望他們!”

“每逢佳節倍思親”,實際上透著背井離鄉的無奈和酸楚。“我也是‘承安人’,衷心的祝愿村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人多就是村里的“年味兒”。王立波說:“現在已經有兩三百人回村了,還期待能有更多人回村支持鄉村振興,一起向著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出發!”(完)

編輯:付振強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乱码字幕综合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h网址免费入口 | 亚洲国产91l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