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履職風采
最是書香能致遠
——訪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獲得者常信民
常信民: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原駐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紀檢組少將組長
1月17日清晨,趕往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領獎前幾個小時,常信民如往常一樣,點開手機登錄委員讀書群,仔細瀏覽過去幾個小時內的最新發言。過去2年多的時間里,這是他每日晨起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可以說,這件事超越一切”。
“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收獲的最高榮譽。”幾小時后,當從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手中接過“2022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獎狀,常信民難掩激動。這薄薄的一紙獎狀是對他五年如一日般踐行“責任委員”的最大認可,在他心中重于泰山。
2020年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當天,“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正式啟動。近三年來,十三屆全國政協探索開展的這項創新,通過讀書履職實現委員自我教育、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和引領界別群眾相互促進,以“書香政協”助推“書香社會”建設。作為唯一一位連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八期讀書群群主的委員,常信民見證了網上“全國政協書院”書香四溢,參與繪就了“晨讀”“夜讀”“節假日讀”這道亮麗的風景。
“學習無止境,提高本領亦無止境”
“我每期每個群都瀏覽,每期側重參加3至4個群的學習,既廣泛讀書,又聯系實際精讀幾本書,感到一起讀書真好,在不少方面都有收獲。”2020年2月,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的“試驗田”——“防控疫情讀書會”破土而出。和其他委員一樣,常信民非常珍惜這個平臺和機會,把讀書學習作為履職,每天到讀書群里“打卡”,閱讀、學習、交流、探討。
讀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從書本里汲取智慧和力量。
歷史的指針回撥到20世紀70年代,高中畢業后的常信民告別書本扛起鋤頭,當起了生產隊長。但辛苦的田間勞作并未使他忘卻讀書的重要,后來,無論參軍入伍還是考取軍校深造,讀書和學習的習慣早已融入血液。
“學習無止境,提高本領亦無止境。”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常信民覺得應該積極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多讀書、讀好書,擁有富足的知識、理性的思考、開拓的眼界,能夠更好地提高建言資政的水平,更好地履職盡責”。在他看來,在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在參政議政的領域不斷拓展的背景之下,政協委員需要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通過讀書學習來提高能力、凝聚共識,是做好新形勢下履職工作的迫切需要。“正如汪洋主席指示的那樣‘開展讀書活動是委員增長知識水平、加強自我修養的重要手段,是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提高協商能力和履職水平的創新探索。’”他說。
2020年9月,第三期委員讀書活動啟動,常信民被推薦擔任“學習中國近代史”讀書群的群主。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他堅持邊干邊學、邊學邊干,成功探索出一套有效方法。
不可否認,群主是讀書活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個讀書群能否辦好,與群主的學識能力、組織協調、責任擔當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實踐中,常信民堅持將讀書學習融入履職、與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相結合,中央召開重要會議、遇到重大歷史事件等,都及時開展學習討論、建言獻策,對于有價值的建議盡可能轉化為成果。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讀書群內正向、活躍的氣氛,群主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
履職座談會現場
讀書群的意義在于促進交流、相互啟迪,既怕冷場,也不能成為少數人的“專場”。因此,作為群主,首先要作的就是發言表率。常信民盡可能每天在群內發言,注意主動引導話題,鼓勵委員發言,增進交流互動,適時回應關切,以保持群內的活躍度。
“現在看來,設置主題討論的讀書很有必要,它是檢驗讀書成效、把讀書引向深入的重要途徑。”回過頭來總結自己的首個“群主”經歷,常信民感觸頗深。
“學習中國近代史”讀書群首選胡繩所著的《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開展學習。作為群主,常信民首先為大家定下基調,那就是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同樣,我們學習近代史是為了什么?要以史明智,以史鑒今。在人們的認識中,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落后、屈辱的歷史,那么落后在哪里?為什么落后?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帶著這些問題,讀書群堅持搞好策劃、以導帶讀,一開始就設立了“落后就要挨打”“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兩個討論主題,積極引導委員邊讀書、邊思考。而他在熟讀、精讀的基礎上,撰寫了近4000字的《對落后就要挨打的幾點認識和啟示》一文:為什么列強入侵中國,遠離本土作戰,戰線很長,兵力有限,最多也就一兩萬人,而且兵力補充和后勤補給受限卻能得利?為什么清政府那么多清軍抵擋不住、屢戰屢敗?給人最深刻的警示是:落后就要挨打。常信民從6個方面分析了“挨打”的原因,總結出在新時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強化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之后,他將這篇文章和另一篇體會《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分別在兩次線上主題討論時發在讀書群里,與大家進一步交流探討。
委員們的學習精神和熱情支持也令常信民十分感動。主題討論中,委員們積極踴躍,發言很有深度。不少委員全天上線,入群學習早起晚睡,一些委員幾乎天天入群學習交流,領學導讀,推送學習材料,充分體現了強烈的履職擔當精神,充分體現出政協讀書活動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的委員深夜二、三點還在發貼文談體會,我更加不能懈怠。”常信民的“群主”初戰成績亮眼。
早起晚睡,全天上線,每天在平臺工作8至10個小時,雙休日、節假日也很少停歇;對規定的學習書目先學一步,取得發言權;仔細閱讀每位委員的發言跟帖,第一時間回應點評……自擔任“學習中國近代史”讀書群群主開始,常信民在另一個空間里同步更新著人生和收獲。
以讀書滋養初心,提升履職成效。常信民親眼見證了委員讀書活動如火如荼地發展,眾多委員已經習慣了每天到讀書群里“打卡”,分享識見、坦誠交流,相互啟迪、彼此激勵。委員讀書已成為委員履職工作的“新常態”、日常生活的“新內容”和凝聚共識的“新渠道”。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各位委員、書友好!”
這是全國政協第五期“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中,常信民每天通報讀書進度和閱讀安排前,必說的一句話。短短幾個字讓群里的政協委員們多了一個新的身份——書友。
2021年4月初,全國政協“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正式開群,“群主”這一光榮任務再一次落到常信民肩頭。他認真汲取擔任“學習中國近代史”讀書群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讀書群群主時積累的經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群主工作之中。
常信民和另一位群主魏海生委員相互協作配合,多次當面溝通協商,充分發揮各自專長,調動各方資源,在讀書群組織服務、引領導讀、凝聚共識、回應總結等方面花費大量心血,投入大量精力。
讀書群將中央明確的4本必讀書目列為主要讀本,堅持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為重點,以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為引領,以《中國共產黨簡史》為基本讀本進行導讀,每日推送《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書的內容,形成系統讀書、重點突出、點線結合的讀書學習體系。將《中國共產黨簡史》按照時間主軸劃分4個板塊,分10個章節安排10名中共黨員委員開展導讀。
讀書群以每周進行一個章節的進度開展導讀,并圍繞主線每周三和周五晚上從名家輔導、線上討論、統一戰線史專題和人民政協史專題四個板塊中選取相關內容開展學習,形成立體的“矩陣式”學習格局。每一次專題線上輔導和討論,都有大量委員入群交流,持續保持委員學習黨史熱度。
2021年4月16日晚,91歲的黨史研究權威金沖及先生受邀在“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中完成了他長達1個小時、有1萬多字記錄的文字講座。群里委員們對講座內容的探討持續到了次日凌晨2時39分。
為便于委員們更加深入學習,常信民協調謝春濤、邵維正、羅平漢等專家為委員進行輔導,極大地提升了讀書群黨史學習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專家的講座不斷將閱讀和學習引入更深層次:圍繞黨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闡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圍繞黨史中的偉大歷史人物,學習了解道路抉擇、戰略思維、領導藝術、工作方法;圍繞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感悟思想偉力,引導委員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
自“中共黨史學習”讀書群開群以來,組織開展了90多場委員、專家講座和逐章領學,推出10余個學習專欄,入群學習委員1000多人、發言總數5萬多人次、訪問總數25萬多人次、授課發言和推送學習資料達1200多萬字。在常信民和魏海生兩位群主的積極組織和不懈努力下,委員們在網上“全國政協書院”掀起一陣學習中共黨史的紅色熱潮,并在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時達到一個高點。
在黨史讀書群里,委員們以書友身份共讀共學,平等交流、共同進步。圍繞某一問題的學習與探討,二三百條的感想和交流十分常見。作為群主,對讀書群中每一位委員的發言,常信民都做到積極回應,充分肯定委員發言,鼓勵調動委員參與的積極性。當發現委員就某一問題提出異議時,他會主動查找資料、詢問專家,做好辨析引導工作。另外,他在讀書群中堅持每場活動提前發送通知預告,活動期間全程在線回應委員發言,互動交流,活動結束后及時小結,提煉委員發言觀點,表達謝意,每每結束忙碌已是深夜。
調研青海省互助縣電商扶貧
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常信民坦言“也會疲倦”。但每到這時,他耳邊總會浮現出習近平總書記那句擲地有聲的“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這句話對軍人出身的常信民有著非同一般的力量。用雙腳在綿亙兩萬五千里的土地上,與敵人的飛機汽車競賽,先后與敵人進行了600余次重要戰役戰斗,紅軍將士“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以“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先后跨越近百條江河,征服約40座高山險峰,穿越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對常信民而言,這一切不是教科書上生動的描寫,而是一個個革命先烈憑著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和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必勝信念,寧愿戰死也不愿掉隊、受盡磨難也不改革命初衷的鮮活寫照。在艱苦卓絕的長征路上,信仰始終是不滅的燈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我們也應該抱有這樣的信念。”常信民感慨道。
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深學篤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二十大精神學習讀書群……時至今日,“群主”常信民的腳步依舊未停。在他看來,讀書活動不僅使委員們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從網上到網下,從書本到現實,委員們把讀書收獲轉化為履職本領,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不斷筑牢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線上讀書活動本就是一種“不見面”的平臺和“無領導”的討論,這種平等議事、有來有往、層層深入的氛圍,正是培育協商文化的試驗田和天然沃土。在常信民看來,一個線上的“書院”,一群特殊的“書友”,大家因讀書而會聚一堂,在重溫紅色歲月中感受著百年大黨的初心本色,又因讀書學習種下同心圓的種子。
為建設“書香社會”貢獻力量
為資政建言讀書,在資政建言中讀書。
“我們要用不斷學習來克服能力不足、本領恐慌,來提高建言資政的質量。”近三年來,常信民見證著“讀書群”成了委員的“大學校”,線上線下相協同、讀書履職相結合,委員們紛紛發揮專業特長,將讀書學習同工作和履職結合起來,努力把讀書的收獲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工作成果,為“書香政協”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履職在路上,學習不停步”是常信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在他看來,“書香政協”助力委員們知情明政,以史鑒今,以更嚴謹的學風、作風,形成有血、有肉的履職成果。
每次參加委員考察調研前,常信民都會認真學習相關材料,盡快進入情況,做到帶著問題調研。調研期間細致了解情況,深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建議。近年來,結合參加讀書學習,他先后參加了全國政協領導牽頭負責的“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和“加強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2個課題研究;撰寫了“充分發揮軍轉干部和退役士兵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狠剎‘高價彩禮’和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陋習 防止因婚因喪致貧返貧”“加強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的建議”等調研報告;共提交《關于以發展紅色旅游資源為牽引,加快推動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關于充分利用鄉村學校資源開辦農村學前教育班》《關于規范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等4件提案。其中《關于將健康防疫基本知識進入學校課堂的提案》,被教育部列為重點提案,采納建議優先對2020年中小學秋季學期投入使用的上冊教材進行了修改,使防疫基本知識進入教材。
“先讀書后議政,邊讀書邊議政,資政建言就能提出更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很多問題就更容易形成共識。”常信民頗有感觸地說。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在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同時,努力帶動和影響各界別群眾開展讀書活動,也是委員讀書活動的重要著力點。常信民欣喜地看到,近三年來,委員讀書活動的效應不斷擴大,“從全國政協到地方政協,再到委員們身邊凝聚起來的每一個人,讀書活動的‘溢出效應’在不斷擴大,讀書成果也在不斷轉化,為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提供了有益參考。”
常信民表示,作為政協委員,要從自身做起,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更好帶動全社會參與閱讀、熱愛閱讀,使“書香政協”成為助推全民閱讀、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
“五年政協委員生涯,最值得回憶的就是參加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和擔任讀書群群主。”常信民動情道。一直以來,他都有一個愿望,那就是推動理論學習和讀書成果轉化,以“書香政協”助推“書香社會”建設,“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提升全民族道德修養和創造力,政協委員使命在肩、責無旁貸。”
“最是書香能致遠。”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他堅信,人民政協必將不斷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廣泛匯聚人心和力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報記者 王慧峰)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1月28日 第 07 版)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