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貴陽1月27日電(記者 薛婧)“這個春節對我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不能閑下來,要一直上班了。”春節假期這幾天,車然的工作手機依舊響個不停。累并快樂著,這是今年春節車然最大的感觸。當大家都在假期中“沉浸式過年”時,她還在小院里迎接著從四面八方來“家”做客的朋友。
△大年初三,車然在為民宿客人辦理入住。
沒錯,她把這里稱作“家”。去年年初,車然決定來到貴州省安順市舊州鎮浪塘村,和朋友合伙經營一家民宿。這里有藍天白云、青山稻田,還有特色鮮明的屯堡文化,“我們可以真實地生活在這個地方,這里的好值得被看見!”車然說。“一個女孩子,大學畢業后在市里工作穩定、衣食無憂,卻跑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里開民宿,這不是‘瞎折騰’嘛!”在外人看來,車然的選擇可能有些“反潮流”,但她還是想試試,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鄉村振興做點事兒。
既然決定了就要全身心投入!僅僅為了改造房子和周圍眼見的那幾塊田地,就花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民宿住房的設計是由屯堡傳統建筑取材過來的,磚是按照石頭房做的,門也是木鑿的門。如果只是為了正常經營其實沒有必要耗費這么多時間和錢。”車然坦言,為了盡可能保留當地特色屯堡文化,這里無一處不是費盡了心思。



大年初三的下午,車然又迎來了一撥客人。避開了城市的喧囂,充滿著靜謐與閑適的鄉村環境,吸引著很多都市人前來。他們在小院里聽鳥叫,看日出日落,也可以整個下午就坐在陽光下發呆,直呼 “這里好安逸,整個身心都安靜下來,好像時間都變慢了。”



民宿所在的浪塘村并沒什么廣為人知的景點,但這里是漢族、苗族雜居的屯堡文化區,游客足不出戶就能明顯感受到當地的民俗文化。民宿公共區域里的蠟染手工區從不缺人氣,客人們會選擇自己制作一幅蠟染帶回家作紀念;村里阿婆親手制作的腐乳、辣椒醬也成為了“爆款”,不少客人會點點頭表示“真香”;大家在書法區親筆寫下的一張張福字,更是為這里增添了不少年味……


“這里的民風太淳樸了,讓我好像找回了小時候的感覺。”惦記這里許久,特意從云南趕來度過春節假期的王女士這樣說。在這里待久了,車然也很喜歡這個村子,村民很熱情,種的菜很新鮮,做的飯很好吃。她和伙伴們商量著,新的一年要繼續在這里搞點“小事情”,比如從村民手中收些菜、打造農夫市集等,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與這個村產生更緊密的聯系,同時也能為提高村民收入助力。“我們的根在鄉土里。要挖掘最傳統的文化,只能去村里面找。”車然說,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她作為其中的一份子,通過努力一定可以在自己熱愛的民族文化與現實工作之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