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如何應對下一階段新冠病毒流行?李海潮委員這樣建議
2023年1月8日起,我國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實施“乙類乙管”。如何應對下一次新冠病毒流行?北京市政協委員李海潮在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提出建議。
李海潮認為,目前,管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性已經顯著下降,但北京人口密度大,同時北京老齡化程度較高,新冠病毒感染所致危重癥以及相關基礎疾病加重惡化的群體數量較大,仍然會對醫療系統造成較大沖擊,僅僅依靠大型綜合醫院救治能力的提升無法完全應對疫情。
對此,李海潮建議,進一步提升疫情流行時期的防護措施,減緩疫情發展的速度,為重癥和危重癥救治贏得時間和空間。他認為,奧密克戎毒株傳播能力強,應重點做好兩件事情:生產并儲備大量的N95口罩;疫情流行時,在公共場所提供免洗手含醇消毒液或凝膠。
“密切監控可能的流行毒株,并在可能的情況下確定有效疫苗,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提高民眾接種疫苗的積極性。比如,提高接種疫苗者感染發生后醫療救治費用的報銷比例,從而引導更多的人接種疫苗。”李海潮談到。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目標是防重癥。要實現這個目標,疫情出現時,必須調動所有醫療機構的資源、并提升其應對能力。”李海潮認為,應提升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對新冠爆發流行的處置能力。
李海潮表示,在社區管理方面,應提升社區衛生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開發相應軟件,讓居民在感染后迅速和社區衛生中心建立聯系,并實現對新冠病毒感染高危者情況的掌握;加強對轄區居民中高危患者有效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如脈氧儀和制氧機)準備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發揮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的作用,調動轄區資源形成聯動機制;增加社區衛生中心的吸氧診位和床位,為居民提供持續吸氧的條件或轉診前的氧療;設計新冠肺炎診治指南基層網絡版,對基層全科醫師的救治提供規范化的參考和遵循。
此外,李海潮建議,一、二級醫院進一步增加可以提供普通氧療,以及部分醫院可以開展經鼻高流量和無創通氣治療的床位,并且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區域內接受治療患者的醫療單位和床位數進行實時管理,為患者的及時轉診和準確運送提供實時指揮。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重要任務,是保障經濟社會良好發展的重要事項。通過全面系統地提升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和診療能力,將為北京的城市發展提供堅強的保障。”李海潮說。
編輯:楊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