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書記來了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陜西省委書記與委員共話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西安1月19日電(記者 路強)1月14日下午,陜西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迎來一場重頭戲,18個委員小組分為5個聯組進行討論,委員們分別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打造文化強省、建設美麗陜西、提升治理效能進行協商議政。省委書記趙一德、省長趙剛,多位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分別在各個會場聽取了委員意見建議,并與委員互動交流。
其中,趙一德參加了第一聯組的討論。當天,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13位委員和列席人員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發言。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發展預期偏弱,信心不足現象普遍存在。“國企創新失敗有國家兜底,民企創新失敗就會傾家蕩產。”省政協委員、陜西省技術經理人協會會長楊正國說,近些年,民企創新缺乏榜樣和成功案例的激勵,應加大對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家的宣傳和表彰力度,不斷提升科創型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進一步堅定大家“創新發展”的信念。
基金生態鏈是解決企業融資難、促進科技創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基金興則創業興,創業興則經濟盛。”省政協委員、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西安)國中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首席合伙人施安平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股權投資基金生態鏈建設,探索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新機制,持續優化股權投資扶持政策,支持創新企業持續做大做優做強,支持已上市企業借助并購基金提高質量和市值,不斷完善“千億”產業集群建設,培育更多陜西優勢產業名片。
“發展新能源就像我今天發言一樣,要搶抓機遇。”舉手多次,終于“搶”到發言機會的省政協委員、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義說,“陜西作為中國西部的汽車制造之都,車規級電子系統的供應能力還很薄弱。”他建議,及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從稅收、補貼、土地資源、人才引進等各個維度同時推進,讓省外的企業想來,來了就不想走;讓本土的企業發展好,其他地方招不走。
專業化整合、內外部資源融合,加快陜西中藥制藥企業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提升開放型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能力,以綜合交通網絡重點項目建設助推西安都市圈大市場一體化發展;
將文化展示、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產品消費過程完美融合,實現從內容到過程的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一體化;
從資本賦能科創到文旅融合發展,從打造高端“智造”名片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從提升民營企業家社會地位到加快交通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目標與指引,會場里,委員們也在用高質量發言不斷釋放著政協智慧。
在認真聽取了發言后,趙一德對大家圍繞中心大局獻良策、出實招予以高度評價并表示衷心感謝,他要求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吸納意見建議,切實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務實舉措。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針對委員們高度關注的民營經濟發展問題,趙一德指出,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創新生態,千方百計穩預期、增信心,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趙一德還特別強調,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為民營企業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送溫暖、送信心,拿出更多實招硬招解難題、辦實事,切實當好“店小二”、做好“貼心人”,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政商關系。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