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如何為老齡友好型社會提供健康保障?黃宇光委員提出4條建議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康亮 李京 易欣 賴仁杰 余妍)“目前,兒童醫院已經在北京和全國形成資源配套,兒童就醫可以上兒童醫院,而老年人就醫還需要更多的老年醫院及便捷的老年人專病醫療綠色通道。”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黃宇光呼吁。
黃宇光表示,健康醫療是廣大老年人群的切身利益和客觀需求,隨著老齡化社會成為現實,老年友好型社會該如何構建?
“要實現占社會1/5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必須直面老年醫學的供需矛盾,加大專科醫院和專病醫療的投入,充分滿足老年人就醫的剛性需求,才能實現北京老年友好型社會和健康北京的目標。”黃宇光表示。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進步,預約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人工智能等舉措,都在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尤其是疫情應對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當下的信息化就醫環境對老年人就醫提出了挑戰。
“對于老年人而言,‘數字鴻溝’現象值得高度關注。” 黃宇光表示,目前,很大比例的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在就醫方面充分享受社會信息化帶來的便利,甚至加大了老年人的就醫難度。
“首先,建議為老年群體開設老年醫院,方便老年人群就醫,同時,增設老年專病門診,改善老年醫院的臨床診療服務,提升診療水平。”黃宇光表示,要暢通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方便老年患者就醫。對運營狀況欠佳的基層醫院加以優化升級,打造成為老年醫學專科、專病醫院,整合優化現有的醫療資源,向老年人群體醫療需求予以政策傾斜。
其次,黃宇光建議,從源頭抓起,加大對老年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充實優化老年醫學人才隊伍,提升老年醫學專科臨床服務能力。
面對信息化醫療,黃宇光建議給“老年卡信息化智能化”賦能,實現老年人約診、就醫、開藥、付費老年卡“一卡通”。
“優化就醫環境和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務,鼓勵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友好型醫療服務,提供綠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務。優化改進醫院自助設備,友好界面盡可能簡便易學,一鍵直達,一站服務,改善老年人的就醫感受。”黃宇光表示。
黃宇光還進一步建議,拓展老年人診療的醫療報銷和醫保覆蓋范圍,讓利于民,讓利于更需要醫療的老年群體。
“醫保政策調整應適應老年常見疾病和臨床就醫特點,對老年人就醫條目和疾病用藥應優先考慮納入醫保目錄范圍。建議將互聯網遠程老年醫療項目逐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保障老年人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黃宇光補充說。
編輯: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