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廈門市政協民進界別委員建言:建設兒童友好城市 讓城市對兒童更友好
人民政協網廈門1月16日電 社區里的“小菜園”,讓城里娃也能觀察蔬菜生長、體驗勞動與收獲;方便可達的兒童公園,讓孩子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當一個個兒童友好的幸福場景綻放于廈門的街頭社區,傳遞的是這座城市的溫暖與柔情。為此,在廈門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民進界別委員們建議,廈門市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讓城市對兒童更友好。
兒童友好是指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2021年3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正式寫進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同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22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
委員們提出,近年,廈門市在具體貫徹落實涉及兒童友好發展理念等方面成果顯著,但在系統性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方面仍處在起步階段,如存在著總體規劃較為滯后、尚未出臺相關實施方案、工作體系有待建立等問題。
為此委員們建議,高站位謀劃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布局,強化頂層設計,將兒童發展與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同步落實,將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市各項戰略規劃及專項規劃,制定《廈門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及策略措施,申報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部門協同,系統推進,在市、區層面建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組建工作專班。聘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組成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專家智庫,參與政策研究和各類政策、規劃、條例、體系、標準的制定。
多方位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落地,推動社會各界形成兒童友好的共識和合力,創作宣傳片、主題曲、短視頻、文創產品等,打造兒童友好品牌IP。在全市范圍內逐步開展兒童友好學校、兒童友好圖書館、兒童友好醫院、兒童友好社區等試點建設,推動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凸顯廈門特色的兒童友好試點項目和標志性成果。
高標準促進兒童友好理念做實做精,搭建平臺載體,暢通兒童參與渠道,鼓勵兒童參與社區建設、城市改造、交通保障、學校規劃等公共事務,支持兒童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加強兒童社會工作專業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依托各類學校、社區街道、研究機構、社會團體,培育專業研究力量,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照寧)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