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北京市政協委員沈琳:加強醫療資源儲備,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康亮 李京 易欣 賴仁杰 余妍)“正式實施‘乙類乙管’后,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預防轉向救治,圍繞‘保健康、防重癥’目標,應刻不容緩做好醫療資源準備。”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沈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首先,應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快醫療物資儲備。”沈琳建議,要科學規劃和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醫療資源、物資儲備體系。加強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建設,配足、配齊救治床位,同時對重癥的監護單元(ICU)加強建設,要確保ICU床位要求,確保隨時可以補充ICU的候選單元。
沈琳進一步建議,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暢通救濟渠道,提高辦理時效。“加快治療新冠相關藥物儲備,及時引進有效藥物,或特殊時期新藥研發應急管理預案,適時推動我國藥企基于臨床需求的新藥研發。”
在沈琳看來,加強醫療專業人才儲備也是關鍵一環。“急診、重癥人才儲備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能培訓出來的,因此,要在人才培養、人才梯隊建設上下功夫,做好長期規劃。”
對此,沈琳建議,健全醫務人員培養、培訓制度,使每位醫務人員都有接受再培訓的機會,實現相關知識儲備。同時,加快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人才或臨床實戰的優質團隊。
“醫務人員培養周期長、工作時間長且強度大、技術難度大、職業風險高,責任擔當重。”沈琳表示,這種情形下,更要注重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合理提高薪酬水平。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此外,沈琳建議,要做好民眾宣傳,加強科學引導。“接地氣、察民情、理性防,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另外,還要做好輿情監測,及時公開焦點、熱點問題,實時披露疾病流行情況,長期跟蹤報道治療方案與細節。”沈琳補充說,要充分發揮各相關學科專業人員的支持作用,針對性進行輿情引導,并及時進行科學釋疑解惑。要積極構建事前科學引導、事中精準管控、事后動態跟蹤并科學總結經驗教訓的全流程輿情管理體系。
編輯: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