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圍繞“水”字做文章 魏春榮委員建議打造“海綿校園”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 康亮 陳姝延 易欣 賴仁杰 余妍)“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直接改變了城市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進而形成熱島效應,而城市熱島效應會直接影響降水,導致降雨強度增加。為此,我國在2012年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北本┦姓f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魏春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校園也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單元,應積極納入“海綿城市”建設整體規劃。
魏春榮認為,雖然當前國內在“海綿校園”景觀規劃、策略提出等方面有較多研究,但與“海綿校園”建設實際項目結合較少,落地實踐性略顯欠缺。
魏春榮實地調研時注意到,當前大部分學校地面是由水泥或方磚組成,操場地面則采用塑膠鋪設,透水性能較差,當遭遇多雨季節或極端天氣時,易形成長時間積水。然而,日常又需要使用大量自來水澆灌樹木花草。如此一來,便會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
基于以上情況,魏春榮建議,學校在設計校園設施前或再改造時,應增加屋頂雨水收集系統及操場雨水收集系統。在條件合適場地建設雨水花園,雨季時將雨水輸送到儲水罐中,根據學校綠化面積確定儲水規模,儲存部分屋頂排水。同時,運用梯形石籠作為邊界,過濾徑流;運用干池收集雨水,調蓄瞬時雨洪,全校布置生態排水明溝引水至雨水花園中。
魏春榮進一步建議,應充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成果,用新材料、新工藝發揮更大效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將傳統綠地改造成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雨水滲井、生態樹池等開發設施,增加下滲,在學校主干道兩旁設置生態植草溝,凈化雨水,將傳統硬化地面的停車場改為礫石系統的生態停車場,消納雨水。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