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委員說
好風憑借力 蓄勢上青云
——湖南省政協委員陳剛建議推動臨空經濟蓄勢騰飛
人民政協網長沙1月15日電 “不臨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是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門戶,也是實施“強省會”戰略的核心支撐和重要增長點。從內陸地區走向開放前沿,臨空經濟可謂搭起了一條“空中絲路”。
“作為臨空經濟的起飛平臺,長沙黃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居中部第一、貨郵吞吐量中部第三,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湖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長沙市政協主席陳剛聚焦“臨空經濟”建言。
在前期調研中,陳剛發現,當前湖南臨空經濟區發展仍面臨高位統籌與發展建設需要不匹配、貨運航空發展與樞紐地位不匹配、龍頭效應與產業優勢不匹配等問題。湖南臨空經濟發展正處吃勁階段,如何改變“小馬拉大車”現狀,推動臨空經濟實現后發趕超?
陳剛建議,按照“省級戰略統籌,省會全面負責,屬地機場共建”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科技、金融、人才、政策等要素資源作用。從機制上發力,在中國(湖南)自貿區框架下建立臨空經濟建設省級協調機制;建立重大項目引進、重大工作推進、重點課題創新、重大產業政策制定、重要開放平臺組建等一事一議機制,定期研究和協調解決臨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
為推動臨空經濟從單向發展向圈層發展轉變,陳剛還建議,從空間上發力,支持臨空區重新認定四至范圍,支持以包括“飛地”在內的創新形式建設聯動發展區。從物流上發力,支持臨空區采取“國家物流樞紐+城郊大倉”的模式申報國家空港型綜合物流樞紐中心;鞏固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和長沙“四小時國際航空經濟圈”重點城市國際航線;以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為重點,強化機場周邊集疏運功能的完善和配套,加快建設多層次一體化公路交通體系。
針對臨空經濟龍頭效應不強、產業聚集度不高等問題,陳剛則提出,要重點發展以通航(無人機)為主的航空制造、以航空物流為主的航空服務、以醫美為主的醫療大健康、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為主的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加快黃花綜保區創新升級,打造全國一流的空港型綜合保稅區;建設國家級加工貿易產業園;推進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集聚區。(王雙 劉丹)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