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共護“朝夕美好”
——江蘇淮安清江浦區政協熱議“一老一小”
“區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務實舉措為‘一老一小’托起了穩穩的幸福。如2022年我區新增2個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和2家托育機構,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420戶,北京北路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這些成績讓人眼前一亮。同時,報告中提到2023年將新增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3家、嬰幼兒普惠托位100個以上……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區政府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實效和民生溫度,令人倍感溫暖。”1月3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政協常委周勁松在區兩會期間表示。
完善“一老一小”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事關千家萬戶。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聚焦“一老一小”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教育、醫療、文體、住房等民生性保障項目日臻完善,織密了“一老一小”社會保障和服務安全網絡。
周勁松表示,希望政府能合理規劃城鄉養老、托幼產業布局。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全社會充分認識發展養老和托育服務的重要意義,努力提高群眾認知度和接受度。將綜合性養老服務用房和托育設施納入保障房項目配套,無償劃撥主辦部門。注重養老、托育人員素質培養,建立連接社區、家庭和醫療機構的康養幼托一體信息化平臺,更好地把“一老一小”的疾病預防、生活照護與康復康養融為一體,興辦一批具有指導示范功能的普惠性養老和托育機構。
“如何在數字時代守護好‘一老一小’的‘線上’權益,同樣值得關注。”區政協委員范淼建議,政府和社會要協力彌合老年群體的“數字鴻溝”,重視老年群體上網安全問題,加強對老年人數據隱私和安全的保護,加大對網絡詐騙和網絡謠言的打擊力度。
區政協委員張春云建議,科學規劃老舊小區連片改造,將社區養老、托幼、醫療、家政等各類涉老涉幼服務設施融入其中。積極引導采取居民“籌資自建”或社會資本“代建租用”等模式,穩步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合理規劃老舊小區休閑娛樂空間,增設兒童游樂設施、健身設施等,讓老人有休閑場所,小孩有玩耍空間。積極向困難獨居老人推廣安裝防跌倒報警、燃氣泄漏報警、智能煙感、一鍵呼叫等智能化應急保障設備,智能守護孤寡老人生命安全。(王成虎 胡軍 殷晗源)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