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五年履職回眸
奏響邊疆基層社會治理新樂章
——十二屆云南省政協開展“協商在基層”賦能邊疆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記事
人民政協網昆明1月13日電(記者 呂金平 通訊員 李茜茜)“請您來投票,選出您心中2022年度全省政協‘協商在基層’典型案例?!?022年12月以來,由云南省政協發起的“協商在基層”典型案例初評活動一經發布,就連續幾天刷屏微信“朋友圈”,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積極響應。
這些典型案例皆由全省16個州市政協精挑細選后報送,濃縮了各地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履職故事,而參與投票的不僅有政協機關工作人員、政協委員,還有黨政部門的相關領導同志以及曾受益于該項工作的廣大人民群眾。這份“關注”彰顯出全省政協“協商在基層”工作強勁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事情得從三年前說起。2020年3月,一項由省政協全面統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人民政協主責主業,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而創新打造的“協商在基層”工作品牌迅速在部分州市鋪展開來。
三年來,按照先試點、全覆蓋、創特色、求實效的工作導向,全省各級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人民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廣泛搭建協商平臺,打造了邊寨協商、火塘協商、院壩協商等活動品牌,引導群眾訴求有序表達,推動合理合法解決。十二屆云南省政協主席李江表示,2020年以來,全省縣級政協共組織近30萬群眾參與了4000多場協商活動,協助解決了一批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協商在基層”已經成為集黨委政府“好幫手”、人民群眾“連心橋”、委員履職“新平臺”為一體的云南政協工作特色品牌。
三級政協聯動 全省“一盤棋”推進
2022年3月,赴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展“協商在基層”信息化系統情況工作調研;5月,赴保山市調研“協商在基層”工作情況;9月,赴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參加全州各級政協“協商在基層”工作觀摩晾曬交流會……2022年來,省政協“協商在基層”工作推進組一直忙著“趕場”,為的是研究協調各州市政協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督促各地按時間節點完成目標任務。
這是他們近年來的工作常態。為推動全省“協商在基層”工作朝著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目標邁進,早在工作啟動之初,省政協就成立了由十二屆云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楊嘉武負責牽頭統籌的“協商在基層”工作推進組,并先后制定出臺工作意見、工作規則,從協商的內容、形式、程序和保障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隨后,各州(市)政協、縣(市、區)政協紛紛行動,相繼成立“協商在基層”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分管領導、牽頭部門、責任人和聯絡員,實現專項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協商在基層’把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增強人民政協制度整體效能作為重要任務,構建省級統籌、市級推進、縣級實施的工作體系,有效夯實市縣政協主責主業,拓展了三級政協聯動履職的新空間?!弊鳛槭≌f“協商在基層”工作推進組組長,十二屆云南省政協秘書長張榮明見證了“協商在基層”工作如火如荼地發展。
三年來,三級政協同頻共振,省政協負責統一工作標準、統籌推進節奏、統建數據平臺,制定“協商在基層”工作規則,明確誰來商、商什么、怎么商。州(市)政協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把“協商在基層”納入年度工作要點和重點協商計劃,實行主席會議成員和專委會掛縣包鄉指導,推動力量下沉??h級政協負責實打實地“干”,建立鄉鎮(街道)協商議事室,培育協商隊伍,組織開展協商議事,形成了全省“一盤棋”的工作合力。
擦亮履職初心 委員一線解民憂
“我們縣級委員一推開門就是基層,一走出去就要面對群眾,但過去我們履職方式更多的是建言獻策,直接服務群眾的機會很少,而‘協商在基層’為我們搭建了履職新平臺,真正讓群眾感到政協很親、委員很近?!边@是臨滄市鎮康縣政協委員馬興林的切身感受。
依托“協商在基層”工作,馬興林的家鄉鎮康縣勐堆鄉蚌孔村于2020年底召開了一場協商議事會。會上,各協商主體圍繞一直困擾村民的垃圾處理問題一起想辦法、出主意,最終達成了共識。會后,蚌孔村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村民投工投勞等方式,共投資144萬元建成若干垃圾處理設施,并建立了垃圾分類處理等制度,有效提升了全村的人居環境。
也正是這場會議讓鎮康縣的干部群眾深刻感受到了“協商在基層”在基層確實有用、管用、好用?!耙郧?,很多村民對于村里的事情漠不關心、事不關己。自從縣政協開展‘協商在基層’工作后,無論遇到什么問題和困難,大家都一起商量,一起出力,一起解決。”勐堆鄉黨委副書記張慶說。
這是個縮影。自“協商在基層”工作開展以來,全省各級政協以不建機構建機制為原則,依托各地“政協委員之家”“委員服務聯絡處”“委員工作室”等設置“協商在基層”議事平臺,推動政協委員下沉履職,引導委員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調研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協商,共識在一線形成,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談起這背后的工作“秘訣”,十二屆云南省政協副秘書長、省政協“協商在基層”工作推進組副組長楊桂紅認為,“協商在基層”工作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理念,協商主體以基層群眾為主,協商議題以民生實事為主,通過政協搭臺這一工作方式,廣泛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有效擴大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促進了群眾呼聲與黨政關注有效對接,把黨政決策轉化為各方意志,廣泛凝聚了社會共識。
做好“后半篇文章” 制度優勢變治理效能
開展“協商在基層”工作以來,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事例每天都在全省各地上演。綠春縣政協將擱置多年不能解決的三猛鄉農貿集市搬遷難題列入協商議題,通過協商,理順了群眾情緒,促成了搬遷;西盟佤族自治縣翁嘎科鎮英候村針對鎮內某民營企業產生豬糞排污引發群眾不滿情緒,利用“協商在基層”議事平臺,加強各方溝通聯系,及時化解了矛盾,實現企業發展、群眾受益的雙贏。
民生無小事,理解越多,矛盾才能越少。近年來,一場場主題各異的“協商在基層”協商議事會,以平等對話、協商交流的方式化解分歧、增進共識,有效地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邊疆民族地區社會國家治理效能。剖析這些案例成功的背后,是全省各地政協把協商成果轉化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抓實協商成果轉化“后半篇文章”的努力探索。
當前,省政協“協商在基層”已被云南省委深改委列入全省重要改革試點任務,全省大部分州市政協“協商在基層”工作也同樣被列入州市重要改革試點任務,今后將在推動基層社會多元共治、助力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