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老舊小區改造將推行“投資+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招標模式
2023年北京朝陽將完成15個老舊小區改造 加裝電梯完工150部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賈寧)記者從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兩會”獲悉,勁松一區114號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將于2023年底實現完工,老住戶們將重返“家園”,住上新房。這只是朝陽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2022年朝陽區完成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約156萬平方米;老樓加裝電梯開工416部,完工172部,開工數位居全市第一。2023年朝陽區將新開工15個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開工50部、完工150部。
勁松一區114號樓主體結構封頂 2023年底完工 老住戶們將重返家園
危舊樓房改建是城市更新的一種新方式,也是為民服務的一種舉措。作為北京市首個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的光華里5、6號樓于2022年9月全面完工,56戶居民全部回遷。
另一個北京市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勁松一區114號樓建設也有突破進展。記者了解到,作為首都第一個由政府、產權單位、社會資本、居民共同出資的拆除重建項目,114號樓現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已經進入裝修裝飾階段,預計2023年底實現竣工,66戶居民全部回遷。
改造最大的亮點就是功能的提升。改建后的戶型得到了極大優化,增加了廚房和衛生間的面積,平均每戶建筑面積增加6平方米左右。同時,考慮到樓內老年人居多的情況,每個單元樓還增建了一部電梯,采用平層入戶的方式,解決老年人“上下樓難”。在新增的地下一層,未來還將為老年人提供老年餐廳、理發等服務。 “為了讓居民了解工程建設情況,區住建委還聯合施工方、街道進行了‘工地開放日’活動,讓居民們實地觀摩,了解施工進度節點、施工工藝、用材,讓居民親自把關房屋質量。”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光華里5、6號樓和勁松一區114號樓的改建,摸索出一條符合首都特點的危舊樓改建新路徑。“黨建引領、居民參與、社會資本參與和社區綜合治理在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為探索多方參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2023年,朝陽區將繼續探索居民、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實施路徑,明確居民和社會資本在老舊小區改造的權利和義務,探索社會資本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資金平衡,梳理小區內閑置資源,明確社會資本投入方向及后續增值服務。
2023年朝陽將開展15個老舊小區改造 加裝電梯完工150部
老舊小區改造將推行“投資+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招標模式
在做好危舊樓房改建的同時,朝陽區還持續探索創新工作模式,推進“節水型”和“適老化”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2年,朝陽區將太陽宮鄉芍藥居北里一、二區列為‘節水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項目,通過雨水收集利用、綠化改造、上水管線改造、節水器具補貼、智能水表更換等方式進行改造,推動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在“適老化”小區改造上,朝陽區以勁松街道三至六區項目為樣板,在樓門口、小區公共區域增設無障礙設施,提升小區的綠化環境,增設下棋、休憩座椅,為老年人提供豐富的日常娛樂活動。同時為社區老年人建立數字化信息臺賬,引進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還有利于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朝陽區已完成十里堡北區、康家園小區、甘露園南里一社區、石佛營東里105號院等2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改造建筑面積156.01萬平方米。2023年,朝陽區計劃新開工老舊小區15個,持續推進在施項目,讓更多小區實現“舊貌換新顏”。
“目前,朝陽區老舊小區呈現改造面積大,改造需求多,片區集中等特點,居民改造意愿強,高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勢在必行。”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朝陽區將把建設效率放在重要位置,通過科學研究與精準嘗試,積極探索“一體化”招標模式,采取“投資+設計+施工+運營”的機制流程,通過“片區統籌、整體授權、分步實施”方式,實現片區整體化提升,該模式還可統籌利用閑置低效資源,工程推進效率和建設水平將大大提高。
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不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期盼。朝陽區2022年在團結湖、垡頭、常營、來廣營、南磨房等街鄉開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全年新開工416部,完工172部,開工總數位居全市第一。“2023年,朝陽區將繼續充分征集群眾意見、科學評估實際情況,計劃加裝電梯開工50部、完工150部,未來,越來越多朝陽群眾將圓電梯夢,實現‘一鍵回家’。”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