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委員闡述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委員發言

葉小文委員: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

2022年12月30日 18:18 | 作者:葉小文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下午-葉小文

中國式現代化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歸結起來就是走“和而不同”的天下大道。中國主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語出《禮記· 中庸》。這句中國經典,傳承著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講了幾千年;展現著中國的文化自信和守正創新,要管一萬年。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精髓,就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基于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是造就整體性和共同性、產生新東西的力量。“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將不同的東西加以調和并使之平衡、厥中,才能致“和”而“共同”。“共同”與“同”內涵有別。“共同”是多因素的“和”的化合,而“同”只是單一事物的疊加。“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而不同”才能萬物并育、大道并行。

“和”的精神,是一種承認、一種尊重、一種感恩、一種圓融。“和”的特質,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的途徑,是以對話求理解,和睦相處;以共識求團結,和衷共濟;以包容求和諧,和諧發展。“和”的方式,是一分為二基礎上的合二為一,和而不同基礎上的求同存異,良性競爭基礎上的奮進創新,我為人人基礎上的人人為我。“和”的哲學,是“會通”,既有包容,更有擇優;既有融合,更有貫通;既有繼承,更有創新,是一以貫之、食而化之、從善如流、美而趨之。“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和美。“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和而不同乃萬物之道。

“和而不同”這個哲學概念十分深刻又隨處可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古寫的篆文“比”字,象形兩個人完全一樣,只跟與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不是君子。

“和而不同”也并非一味抱雌守弱甚至畏懼強暴。它以“文化自信”的大氣,支撐著中華民族的志氣、骨氣和底氣。美國從維護其霸權的邏輯和視角出發,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總不放心,對中國實力的日益增強尤其緊張,擺出一付要死心塌地“對著干”,以強暴行徑對付中國的架勢。“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的確,中華民族正在勢不可擋地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我們明確地告訴世界: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現代化,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現代化。與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長期奉行“國強必霸”的叢林法則和對抗性的零和博弈思維不同,和平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當代中國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為了說服誰、取悅誰、安慰誰,而是基于自己的基本國情和文化傳統,基于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作出的正確抉擇。

中國人民崇尚“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也崇尚正義、不畏強暴。中華民族是具有強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已經站起來、富起來并正在強起來的中國,以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的精神,以堅定的戰略定力和堅強的戰略實力,去爭取和維護和平。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突出的特征是充滿不確定性。世界處在大變革的時代,動蕩幾乎涉及各個領域,構成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人類文明的交匯已走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新時代對人本主義的呼喚,需要對傳統人本精神的繼承吸收,發揚其積極成果,又革故鼎新。西方近代人本主義多強調作為個體的自由與權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雖然催生了迅猛發展的經濟,但也造就了極端膨脹的個人。當西方以霸權的形式推行其價值觀的時候,我們需要新型的人與社會的關系;當傳統的工業文明發展導致生態危機的時候,我們需要新型的人與自然的關系;當西方文明過分強調物質、商業和市場利益的時候,我們需要新型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新型關系的潮流,就是新文明復興;這種新型關系的旗幟,就是新人文主義;這種新型關系的哲學,就是“和而不同”。

中華文化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骨子里和血液中,根植于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其生生不息、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的秘訣,皆因有“和而不同”之“同”、合作共贏之“合”、美美與共之“共”。天下為公的大同理念,是中國建構同心圓的共識基礎;民族復興的家國情懷,是中國調動積極性的情感紐帶;允執厥中的中道精神,是中國包容各種力量的方法原則;得道多助的政治理念,是中國匯聚人心力量的精神底色。昔稱“紫氣東來”,今有“和氣東來”;人嘆“文明沖突”,我有“和風西送”。“東來”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生長、凝聚的自強不息、和實生物之“和氣”;“西送”的,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呼喚、弘揚的厚德載物、協和萬邦的“和風”。

上世紀四十年代,馮友蘭撰寫的“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云:“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并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于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并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

何為“亙古亙今,亦新亦舊”?為何“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國文化之“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奠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王亦凡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五月六月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 日韩V欧美V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