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關注

碳中和時代 圣牧減碳早已先行

2022年12月28日 12:2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幾年,最火的詞語莫過于“碳達峰”“碳中和”,這也是我國各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發展戰略趨勢。自2020年,“碳達峰”“碳中和”就成為了我國社會的長期戰略目標,2021年“雙碳”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根據時間計劃,我國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2020年開展的“全球消費者調研”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愿意為可持續性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70%的消費者愿意支付5%的溢價,10%的消費者愿意支付25%的溢價。消費者對低碳可持續產品認知和購買欲望在逐漸增強。隨著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全食品行業的共識,諸多食品飲料品牌從生產、經營等多個方面發力環保,乳企更是在積極踐行著可持續低碳發展工作。從乳企產品的生產、分布布局上看,碳排放貫穿于研發、養殖、收獲、加工、分銷、零售到儲存的層層環節。我國的乳企主要通過降低養殖活動碳排放、降低食品加工和制造環節中的碳排放,降低包裝復雜性并改用可回收材料,降低原料和產品運輸分銷環節的碳排放等方式,來實現碳減排。

蒙牛等中國乳企有著各種各樣的碳減排工作先行,包裝改良,化肥藥品使用減少、運輸節能等措施。而在這其中,圣牧的減碳故事更為不同尋常,碳減排工作在12年前就早已實施。對烏蘭布和沙漠進行大規模生態建設,形成22萬畝有機草場,種植9700萬株樹木,將烏蘭布和沙漠200余平方公里改造成沙漠綠洲,未來30年有望捕獲110萬噸二氧化碳。同時,在沙漠中建設牧場34座,日產鮮奶1700多噸,其中有機鮮奶1100多噸。圣牧人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締造了全球首創的“種、養、加”一體化沙漠有機循環產業鏈,生產出了全球高品質的有機原奶,創造了圣牧奇跡。圣牧人在烏蘭布和沙漠做了三件事:有機種植,有機養殖,有機加工,沙漠內自給,沙漠內循環——形成封閉循環的有機生態圈。2021年圣牧有機入選了聯合國《企業碳中和路徑圖》,作為全球碳中和典范,生態成果收到聯合國的肯定與表揚。

圖片1

面對碳排放方面工作開展,圣牧率先行動,圍繞我國“雙碳”目標和《巴黎氣候協定》“降低全球氣候1.5攝氏度”的承諾,制定了科學有效的碳減排線路,確立科學談目標,并將減碳工作融入各運營環節,致力打造“種養加”減碳,“農林草”固碳,雙元驅動的綠色低碳生態圈,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圣牧智慧”。

圖片2

截至2021年,圣牧過去十年的固碳量相當于企業兩年的整體碳排放量,這種種樹治沙、農業固碳的模式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如今其單噸原奶碳排放強度已實現國內領先,相當于起步較早的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水平。圣牧的價值貢獻從奶牛農牧養殖端的減碳,到為千家萬戶的供奶服務,現在已經拓展到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為行業樹立了中國乳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標桿,更打通了一盒沙漠有機奶從源頭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產業生態鏈。

圖片3

碳中和工作從政府到產業,再從產業到企業,在到消費者,無論哪一環節都在積極踐行碳減排工作。企業生產包裝、社會踐行、宣傳教育等等碳減排工作做法也是不可枚舉。2022年,圣牧攜手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聯合推出公益項目-沙漠自然教育項目。讓更多公眾了解沙漠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綠化低碳,節能減排。“以愛之名,種下希望之樹”,“沙漠自然教育公益項目”是一個嘗試,嘗試用最真實的方式,探尋“沙產業”循環經濟,關注到綠色可持續的運營模式,繼而鼓勵產生更多真實低碳行動。沙漠自然教育項目招募數十位中小學生,作為“治沙信使”到烏蘭布和沙漠等地區進行實地研學、產業走訪,項目將形成一套自然教育課程,作為公益課程免費提供給中小學及社會組織。聯合青少年及相關專家共同助力自然教育,讓課程幫助青少年真正的去改變,低碳生活,綠色改造,而非只停留在課本上實,這也是該項目設立的初衷。

好模式育好牛,好牛產好奶。對于乳業來說,消費者唯一買單的因素就是質量。多年來,圣牧堅持因地制宜,克服了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探索形成綠色可持續運營模式,通過治理形成有機草場,有機草料用于喂牛,牛糞還肥于土地,為更多沙產業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和樣板同時,更憑借自身產業鏈的獨特優勢,為消費者持續產出高品質的有機液態奶產品。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宗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