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安徽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安慶市大觀區
人民政協網合肥11月23日電(記者 胡方玉 李晨陽 張佳琪 劉甜甜)11月23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人民政協報社、安徽省委網信辦指導,人民政協網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支持的“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
采訪團在龍山路街道
采訪團首先走訪了大觀區陳菁社情民意工作室。該工作室位于龍山路街道,依托大觀區政協常委陳菁作為安慶市《1584政風行風熱線》主持人的平臺,廣泛收集市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新聞監督等方式跟蹤辦理情況成立。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五年來,該工作室收集社情民意428條,均移交給大觀區各部門辦理,辦復率達到100%。
高花社區委員工作室協商會現場
在大觀區高花社區委員工作室,采訪團“零距離”感受現場協商。據了解,高花社區委員工作室建于2020年,現由來自商貿、服務業、行政管理等領域的5名委員組成。集賢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聯絡組組長施巧月擔任工作室負責人。委員工作室組建以來,工作制度規范有序、履職活動豐富多彩、委員參與基層協商互動融合,匯聚基層治理合力,打造“宜協商”品牌助力居民議事成效初顯。
在大湖社區老年食堂,記者正在采訪就餐的老人
走進位于大觀區石化路街道的大湖社區連心橋委員工作室,老年食堂的故事引起了采訪團成員的好奇。原來,大湖社區連心橋委員工作室聚焦轄區民生問題,先后圍繞小區物業管理、生活排污、危墻改造、扶貧助困等12類問題議事,解決相關事項26件。社區門口的老年食堂就是協商成果之一。
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央廣網、中國新聞網、人民政協網、中工網等多家中央新聞單位和江淮時報等媒體參加活動報道。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團合影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