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唱響“黃河”履職曲
山東省政協圍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議政小記
題記: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山東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政協服務中心大局的首要職責使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落實“三個走在前”的重要抓手。山東省政協高度重視、高點謀劃,生動演繹了一次高質高效的協同調研曲。
記者 張文敬
11月7日至8日,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濟南召開,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專題協商議政。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大課題。如何才能小切口做出大文章?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及濟南、東營兩市政協合力做好專題調研工作。
7月盛夏,3個專委會組建工作專班,組織調研隊伍,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調研環節設定5個分專題,社會法制委員會圍繞“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展開調研。7月上旬,調研組赴濱州、菏澤實地調研,在企業、重點項目,在科研機構、科創平臺,留下了委員們的足跡;在化工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在生物制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留下了委員們的建議。社會法制委員會還向聊城、德州、淄博、東營沿黃4市發函,了解有關情況。10月中旬,調研組再赴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開展延伸調研,為推動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尋方問計。
“更好發揮鄉村功能,推動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是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的調研課題。調研組通過委員分組調研、實地調研、省市協同調研、外省函調等4個層面開展調研,收到調研報告32篇、意見建議300余條。8月,調研組深入糧食種植基地、農民合作社、農業加工企業、鄉村文旅融合示范點、綜合治理中心等了解情況,聽取職能部門、市縣政協委員和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
“深入實施生態優先戰略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承擔的調研課題。調研組實地察看東平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工作、狼窩山破損山體修復項目、光大水務和孝婦河生態治理現場,深入了解有關情況。調研組還圍繞“加強河口生態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修復”進行實地調研。
濟南市政協負責“加強起步區生態建設,筑牢黃河安瀾屏障”專題調研議政工作。3個月來,調研組著重圍繞“強化黃河防洪安全,筑牢黃河安瀾屏障”“構建起步區藍綠系統,鑄牢生態安全格局”“全方位推進‘四水四定’,強化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加強源頭治理,夯實起步區生態基礎”“以‘雙碳’為目標,加強起步區綠色發展”5個方面,組織調研座談。
握指成拳,合力致遠。一次次的跋涉為協商議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建設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事關山東未來發展全局、事關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大局。”
“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打造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大會發言環節,委員們務實可行的建議獲得了一致好評。濟南市政協主席雷杰認為,當前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戰略疊加,機遇滿滿,也存在科技、人才、資本等高端要素聚集能力不強的問題,能源、土地、水等要素制約明顯。她建議,推動起步區高質量發展,既要練好“轉換”基本功,更要突出培育“新動能”,夯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強引擎。起步區作為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引領者,要堅持高點定位,著力打造生態保護樣板,率先建設全國綠色城區。
省政協委員趙勇認為,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山東半島要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擴大發展空間;要加快推進濟南、青島“兩心”的能級躍升,增強發展內生力;構建內通外聯的發展大通道,打通山東發展的“奇經八脈”。
倉廩實,天下安。黃河流域糧食產量占全國1/3左右,抓緊抓實糧食生產、鞏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劉君委員建議,夯實生產基礎,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突破瓶頸制約,著力解決糧食生產用水困境;強化科技支撐,挖掘提升糧食增產增效潛力;提高服務能力,持續加強糧食生產服務保障。
山東省委、省政府對會議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曾贊榮出席會議并作關于山東省“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的專題報告。
葛慧君表示,要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認真落實省委要求,充分發揮政協優勢作用,當好生態安全的守護者、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黃河文化的傳承者,助力山東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