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熱議
建功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建設新征程
——立足使命深入學習貫徹好二十大精神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尚勇
黨的二十大報告科學部署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指導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是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文獻,是全黨全國人民為之勠力奮斗的行動綱領和戰略指南。報告激蕩人心,催人奮進,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重大戰略,把加快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建設,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和有力保障。這是教科衛體戰線必須擔當的神圣使命,我們必須身體力行,深入學習貫徹。
■ 擔當使命 堅定信念信心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挑戰和艱難險阻,勝利完成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和光榮艱巨任務,必須堅定信念,即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和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和輝煌成就,歸功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英明領導,得益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人民的團結奮斗,所取得的寶貴歷史經驗昭示我們,奮進新征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嚴峻復雜挑戰,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是取得勝利的堅強政治保證。
我們處在國際競爭和創新發展的前沿,面對的挑戰和壓力嚴峻,擔負的使命任務艱巨繁重,堅定信念、增強自信,是我們的志氣、勇氣和底氣,是不辱使命、拼搏制勝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這種信念和自信,我們才能增添報國激情,提升攻堅克難的能力,增強決戰必勝的信念和毅力。
因此,教科衛體戰線同志們要認清使命重任,擔當起開路先鋒、沖鋒陷陣角色,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以教育、科技和人才發展的優異成績和強大實力,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先導、驅動力和堅強保證,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勇作先鋒 服務發展全局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二十大部署的重點發展任務。我們立足使命、聯系實際學習貫徹,就是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二十大提出的各重要領域的重點任務,研究謀劃科技支撐對策,進一步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動力,真正發揮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強對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瞄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實體經濟科技水平,引領支撐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建設,科技驅動農業強國建設和鄉村振興。
——以先進技術和優質服務,讓億萬人民共享現代科技成果,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和健康水平,運用先進科技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科技造福全國人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依靠科技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新能源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創新驅動生態環境系統化治理和保護。
——發揮科技服務促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的作用,運用先進技術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統籌安全和發展,推進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的現代化和智能化。
——依靠自主創新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助力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重大工程的實施和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支撐戰略威懾力量的打造,提高捍衛國家安全打贏能力的科技含量。
——聚焦各行各業現代化對人才的迫切要求,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加快高素質人才及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強化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和全民科技素質。竭力讓科技和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引領、驅動和支撐作用。
■ 科教先行 勠力攻堅實干
創新驅動發展必須率先實現科技教育現代化。黨的二十大特別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是對我們的特殊信任,也賦予了特殊任務。
我們定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擔當重任,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和領軍人才。
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我們要著眼占領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掌握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的主導權,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突破“卡脖子”技術上盡快取得更大突破,在科學前沿、原創性技術研究方面全面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基礎研究探索中取得更重大科學發現。
我們要進一步按照“四個面向”的指示,堅定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組織實施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大幅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世界領跑并跑的比重。
我們要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 激發動能 提升人才質量
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提出人才引領驅動發展,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于形成我國人才比較優勢,打造人才紅利。要把學習貫徹二十大關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緊密結合。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今年已取得良好開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是否到位,一個重要標志是科教和人才體制改革的成效。教育、科技和人才發展機制中存在的弊端障礙甚至頑瘴痼疾仍嚴重制約著高水平人才的發展和人才積極性發揮,優化學術和人才發展環境改革的任務依然艱巨。
深化人才發展改革,要聚焦破除“行政化”這個問題根源,真正把政府包攬過多的權力放下去,把科技教育的和人才管理的自主權下放到用人主體,真正優化學術和人才發展環境,切實為人才松綁。
加強人才的自主培養,關鍵在于教育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科技與教育融合,加大對“雙一流”大學建設的支持和改革力度,在保持現有進步升級良好勢頭基礎上,使我國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比重躋身前列。
完善人才戰略布局,以提升戰略人才數量和質量為龍頭,加強高水平科研人才、工程技術人才、青年人才的培養,加強鄉村人才培養力度,暢通人才流通渠道,鼓勵人才在各行各業、各個區域施展才華、創造業績、脫穎而出。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建設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的標志性工程,要按照二十大的要求,加大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力度,在嚴峻復雜國際背景下開創國際科技教育合作交流新局面,以我們的比較優勢助推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要借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熱潮,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形成建設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推進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流人才隊伍,大幅提高人才第一資源的成色。
人民政協要發揮好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貫徹落實好二十大精神深入調研,獲取有效信息,積極建言獻策。我們要發揮人民政協統一戰線平臺優勢,把各行各業、各黨派的人才團結凝聚在中國共產黨周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建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0月20日 第 10 版)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