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委員說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王靜:5年打磨,這套農藥殘留智能快檢技術全球領先!
(原標題:5年打磨,她和團隊研發的這套農藥殘留智能快檢技術全球領先!)
一盒茶葉,掃描二維碼就能了解到它的“前世今生”;取出茶葉,通過5分鐘快速檢測,就能測出茶葉殘留農藥情況……有溯源、有檢測,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多年來的設想,就這樣照進了現實。
“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從定點試行到多點推行再到全國推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從無到有,農產品快速檢測即將成為市場監督抽查執法的一個重要手段……十年間,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斷完善,老百姓‘吃得安全’日益得到保障?!闭劶拔覈r產品質量安全跨越式發展的非凡十年,王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數家珍。
智能快速檢測試劑盒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得到了初步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食品安全的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比绾伟艳r產品質量抓好?在王靜看來,建立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流程、全鏈條的監管體系是重中之重,而這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要解決的問題。產地、日期、合格情況、流通情況……掃描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看到農產品的“前世今生”。“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在全國政協的督辦和業界人士的努力下,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得到了初步實現,這是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有效方式之一?!蓖蹯o說?!巴ㄟ^調研、走訪,我們發現這幾年我國農產品/食品行業一個巨大的變化是部分產品做到了可溯源,在一些大型商超和龍頭企業生產的農產品上,是有質量安全追溯二維碼的?!蓖蹯o介紹,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事關億萬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十年間,業內專家和政協委員們一直在不斷推動這項工作,直至相關制度完善,工作見到成效。“在設想中,一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要求列出農產品全過程全鏈條相關目錄,清晰標注農產品從源頭到餐桌的全部過程和每個環節?!蓖蹯o表示,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在穩步推進中,在一些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重點行業已經可以做到全鏈條可追溯。
智能快速檢測技術全球領先
為了防治病蟲草害,在農業生產中,農藥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因而,農產品是否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拔覈r藥殘留檢測技術,已經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只能檢測一種或者幾種農藥,到后來能同時檢測上千種,到現在的快速檢測技術;從以前只能檢測已知農藥類型,到現在可以做到未知、非靶向的農藥篩查……”說到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王靜向記者演示起了她和團隊的得意“作品”。
王靜演示農產品快速檢測技術
打開檢測盒,里面有個六邊形白色托盤,在托盤卡槽中放入了六根剛剛浸取過測試樣本的試紙條,隨后,打開手機App,對著托盤拍照后將照片上傳……秒秒鐘的工夫,結果就彈了出來?!斑@是吡蟲啉、多菌靈、苯醚甲環唑,出現這個‘笑臉’,就意味著未檢出這些農藥或農藥沒有超標。”王靜介紹?!凹由辖莶枞~的幾分鐘,試紙條反應5分鐘,整個檢測過程十幾分鐘就完成了?!?王靜笑著說,成果喜人,但過程卻著實不易。同樣的操作,從研發、試用到使用,她已經記不清做過了多少次。“從2017年開始,我們團隊著手研發這套快速檢測圖像識別系統,至今已經打磨了5年?!蓖蹯o介紹,得益于我國5G、云計算、物聯網等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這套農產品快速檢測技術已經同時集成了污染物殘留免疫檢測、圖像識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科技范兒十足?!翱梢哉f,到目前為止,這套智能快速檢測技術做到了全球領先!”
食用農產品“身份證”,從試點到即將全面推行
從田間地頭到餐桌,一個合格的農產品要過哪幾關?王靜介紹,第一關,就是要給農產品辦理“身份證”。“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就是它的合格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這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下簡稱《農安法》)里叫作‘承諾達標合格證’。”王靜解釋說。
王靜在實驗室指導團隊成員做研究
王靜介紹,為農產品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創新制度從2016年開始定點試行到2019年全國試行,新修訂的《農安法》將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從明年起國家將全面推開這項制度,從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到收購商再到農產品銷售市場甚至是相關監管部門,都有責任開具或者查驗農產品合格證,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而承諾達標合格證,究竟承諾的是什么?“農獸藥的使用在農業生產中是必不可少的,承諾達標合格證主要是承諾不使用禁用停用的農獸藥及其他化合物,使用的常規農獸藥殘留不超標?!蓖蹯o解釋稱。王靜介紹,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投入,研發出了系列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業綠色投入品,就拿農藥來說,我國農藥的使用結構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可以通過綠色投入品以及生物天敵、殺蟲燈、沾蟲板等物理手段打出殺蟲“組合拳”,提升病蟲害防治效果?!皳茖W測算,目前我國農藥利用率已經提升到了40%以上,但相比農業發達國家仍有20個百分點的差距,未來還要加強在綠色原創產品上的科技創新,從而降低投入品的使用量和使用強度,做到綠色防控。”王靜補充道。
新修訂《農安法》著重強調“全流程科學監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老百姓過去盼著“吃得飽”,到逐漸開始講究“吃得好”,再到如今關注怎樣“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吃得健康”,體現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想要吃得安全,首先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蓖蹯o表示,新修訂的《農安法》給了業內專家更多信心和安心。“業內人士對這次修訂已經期盼很久了。”王靜介紹,新修訂的《農安法》在內容上新增了25個條款,強調了食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流程的科學監管,進一步強化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治保障,對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綜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關于新修訂的《農安法》,王靜表示,自己最關心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即將進行全面推廣;二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得到加強完善;三是快速檢測被列為市場監督抽查執法的方式?!斑@三個方面的改變,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們多年來建言獻策、不斷推動的成果體現?!蓖蹯o介紹,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關系人民健康和民生福祉,近年來,委員們多次提交聯合提案建言獻策,更讓她激動的是,2019年她參與聯名提交的《關于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提案》,成為人民政協歷史上首次由全國政協主席親自督辦的重點提案。
深入研究,擴大技術使用覆蓋面
“你們做了這么多快速檢測的研發,能不能將這項技術用在消費者家里?”“快速檢測技術方便快捷,能不能將它做成老大媽手里的彈簧秤?”……幾年前,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和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同志關注的這些問題,王靜已經給出了答案。
“在這次新修訂的《農安法》中,也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用國家部門認定的快速檢測來進行市場的監督抽查工作?!蓖蹯o介紹,這套快速檢測技術已經實現了快檢的去儀器化,僅需一部手機配合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即可進行實時現場檢測。除了適合政府監管現場快速篩查和企業自查外,還將快檢應用場景延伸到了消費者居家自檢領域。“既要保數量,又要保質量?!痹谕蹯o看來,我國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糧食安全,必須數量與質量雙結合,也必須產管相結合?!靶滦抻喌摹掇r安法》對生產源頭、管理單位作出了明確的責任要求,強調了全流程的科學監管,這是巨大的進步。但我們仍要看到,對擁有2億多小農戶的中國來說,要做到綠色投入品的大規模使用以及承諾達標合格證、追溯體系等全面建設、鋪開,任重道遠?!蓖蹯o提出,未來,她將帶領團隊繼續深入研究檢測技術,擴大技術使用覆蓋面,完成技術迭代,在實現更便捷檢測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成本,發揮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整個鏈條的科技支撐作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
總策劃:譚明悅
總監制:李木元
統籌:宋寶剛 康亮
主持:韓月
記者:謝阿愁
攝像:汪凱 杜曉航
后期:李玉禎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