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畫好同心圓 凝聚正能量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提升凝聚共識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
9月2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座談會上,委員們圍繞凝聚共識主題“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并展開熱烈討論。“這樣的會議非常及時,從思想上、實踐中引起大家的重視,作為政協委員,更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向社會各界傳遞正能量,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召開。”自治區政協委員郭曉東說出了委員們共同的心聲。
突出主題——發力有方向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問題、國家和自治區發展大局、人民政協事業發力重點等內容,確立了正確認識和把握宏觀環境的深刻變化、正確認識和把握人類文明新形態、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10個凝聚共識主題,由辦公廳和各專委會分別承擔,一題一團隊、一題一方案予以推進。
4月28日,自治區政協主席李秀領率先帶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向自治區、盟市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各民主黨派區委,智庫專家作凝聚共識主題宣講,把凝聚共識工作推向深入。
8月25日,自治區主席王莉霞來到自治區政協知情明政吹風會,從七個方面向委員們介紹了今年以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各種風險挑戰,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因素不斷累積、好的態勢不斷鞏固。希望廣大政協委員發揮優勢、各展所長,多提意見和建議,齊心協力做好內蒙古工作,向黨中央和全區各族群眾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委員們認為,這進一步深化了大家對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的認識,對統一思想、增強履職有效性、更好建言資政有很大幫助。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還陸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科院專家、內蒙古黨校教授等圍繞凝聚共識主題為委員們做講座,邀請自治區黨政領導向委員們通報情況,邀請不同界別政協委員與社會各界人士分別座談交流,在學習討論中深化認識,匯聚力量。此外,自治區政協圍繞10個凝聚共識主題,正在編輯10輯凝聚共識讀本,集納了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文件、理論文章,近期將向自治區政協委員發放。
創新形式——讀書促共識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后,內蒙古自治區政協組織線上讀書活動,住港澳政協委員紛紛上線,暢談學習體會。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中央政府對香港支持不遺余力,是香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自治區政協常委蔡彬彬的由衷感慨,也激發其他住港澳政協委員共鳴,大家紛紛結合切身感受談發展、說變化,讀書活動持續了兩天,大家意猶未盡。
以讀書促共識是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政協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年,自治區政協與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合作,把讀書活動搬到線上直播間,委員們與網友共同品讀《人世間》,傳遞正能量;30多位政協委員走進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同心夜讀》欄目,與群眾交流讀書體會,學習心得。自治區政協還擷取其中優秀篇章,編輯出版《同心悅讀》,不僅向政協委員發放,還將面向社會發行,拓展凝聚共識半徑。
9月2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二十一次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們收到了自治區政協編輯的《政協委員履職導引》最后一冊。翻開書頁,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黨和國家重要政策文件、全國政協重要工作部署、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政策文件、自治區政協有關報告和文件等內容,既緊扣國家和自治區發展大局,又與政協履職工作相貼近。
“內容針對性強,幫助我們加深對重要問題的理解,對凝聚共識、履職建言都很有幫助。”這是委員們的共同感受。
融入履職——協商見實效
“種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高風險和長周期特點,政府財政支持顯得尤為重要。請問財政廳在‘十四五’時期向種業投入的預算情況如何,主要方向是什么?”在今年自治區政協關于種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上,自治區政協委員蓋志毅向自治區財政廳發問,有關負責人做了詳細的回應。
像這樣的互動,是自治區政協今年每場協商會上都有的環節,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中,自治區的政策措施得到委員們的充分理解,貫徹執行質量得到提高。
今年初,自治區政協黨組會議明確將凝聚共識貫穿于全年5大類64項重要工作中,每一項都明確了責任人,12項協商議題中有“雙碳”背景下內蒙古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等涉及自治區經濟長遠發展的,也有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涉及民族團結進步的,更有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等展現民主監督實效的,每一項都緊緊圍繞內蒙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自治區政協已圍繞相關主題召開6次協商會議。
“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李秀領表示,自治區政協要團結引領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各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貢獻政協力量;多做凝聚共識、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講團結、促和諧的事;以嚴實作風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 (通訊員 菅海霞)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