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細數服貿會里的低碳元素
碳中和與綠色技術專區,中林集團展臺
2022服貿會上,“碳達峰、碳中和”成為關鍵詞,不僅專設了環境服務展區,而且供應鏈、建筑、金融等專業展里也都是滿滿綠意。幾場高峰論壇里,業界、學界、商家都在關注全球低碳場景帶來的機遇,尤其是中國“雙碳”目標給服務貿易帶來的機會。那么,哪些“雙碳”元素是不得不提的呢?記者給你一一數來。
場內:生動還原減碳應用場景
走進服貿會,觀眾能切身感受到“黑科技”帶來的數智建造體驗。不僅有觸摸大屏、沙盤,還有VR、智能機器人、建筑3D打印機……濃縮了中國建筑服務行業前沿的創新技術、優秀成果和服務案例可謂琳瑯滿目。
記者在中建一局展廳看到,中建智地攜房山拱辰推出的零碳養老服務用房項目,作為北京市房山區首個“零碳”項目、國內首批“雙碳”示范項目,采用了“光儲直柔”等技術,與普通建筑相比,建成后可實現本體再節能40%以上,預計每年節約用電9萬度,減少碳排放85.7噸,相當于節約標煤29噸或植樹14.4萬平方米。
同樣在位于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的環境服務專題展,記者在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展區看到,這里擺放了不同孔徑大小的竹制管節,這是首次亮相的低碳節能減排產品竹纏繞復合材料。中國林產品集團董事長劉乃銘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這項技術由中國自主研發、擁有獨立完整知識產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材料是以竹子為基材,以水溶性氨基類樹脂為膠黏劑,采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它充分發揮了竹材軸向拉伸強度高、抗變形性能強的天然特性,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保溫隔音性能好、耐火阻水、抗風抗震、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
“2017年10月,世界上第1款竹纏繞整體組合式房屋研制成功。房屋的單個房間在工廠裝修完成后(家具可在工廠內完成擺放),將房間整體運到工地,組合放置即可入住。竹纏繞整體組合式房屋不僅使施工現場建筑裝修垃圾降至零,也避免了土地污染、建筑噪音等問題。整體式房屋有極強的抗風、抗震性能,在地震和風災多發地區應用,可極大地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傷害。綜合造價較目前鋼筋水泥管廊低20%以上。”劉乃銘表示,竹纏繞復合材料技術是中林集團全面貫徹國家“雙碳”目標部署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已列入國家“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作為實現減碳固碳的重要解決方案,現已布局推廣于浙江、新疆、黑龍江、湖北、山東、福建、廣西、江蘇、重慶、山西、湖南等省區市的供水、排水、農田灌溉等工程。其中“莒南縣臨港產業園區竹纏繞復合管供水工程”被國家發改委節能中心評選為“重點節能技術應用典型案例”。該材料還可加工制作成竹纏繞軍工產品、竹纏繞高鐵車廂等,在市政、水利、建筑、交通、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國防建設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場外:食住行里的低碳生活隨處可見
專題展之外,低碳的設計理念也貫徹在食住行的各個環節。
在會場內的交通上,記者注意到,本次首鋼園服貿會展區禁止外來車輛進入,園區周邊投放的400-500輛共享單車也不能進園。數萬平方米的首鋼園區,僅在主題展館中間有場內電動觀光車來回載人,其余場地只能靠步行,不少觀眾笑稱參展一天,微信步數2萬步起。
“按照反復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原則,首鋼園服貿會會場展館基本采用鋼結構、金屬夾芯保溫板、U型玻璃等模塊式的環保建材,可實現材料后期回收利用。開放式展館則采用裝配式張拉膜結構搭建,避免對原有地面的改動和調整。而膜結構屋頂設計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為展廳提供光照,實現了最小限度地索取能源。同時,會場配套及會議室則多采用既有建筑物改造而成,減少了建筑垃圾,如刀具車間、修理車間等老廠房便在服貿會上變身成會議室,形成獨有的工業特色。”作為本屆首鋼園服貿會會場的承建單位,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于華向記者介紹了會場主題展館的低碳設計。
與主題展館隔群明湖相對的另一頭,首鋼園香格里拉酒店則是住宿低碳風的代表。這家在冬奧會前夕正式開業的酒店,原址為首鋼電力廠,整體設計在保留工業遺存的同時,引入了環保和科技理念。據香格里拉酒店相關負責人叢小雨介紹,酒店由三棟樓構成,主樓A棟由近百年歷史的電力廠改建,完整保留了原首鋼電力廠的建筑框架,玻璃材質的樓體外墻如同一件透明的外衣,又可降低室內照明能耗。
未來:順勢而為擁抱“低碳”未來
中國提出的“雙碳”目標對國內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能源領域相關企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
服貿會上,江蘇振發控股集團就將兩輛太陽能賽車、一輛太陽能專用車、一輛太陽能皮卡等“開”進展會現場。這家公司致力于光伏發電系統集成領域10年,其自主研發的自適應對日跟蹤光伏發電裝置比固定式裝置發電效率高出25%以上,已在國內外開展業務。其中的太陽能皮卡是企業針對農村市場開發的商用車,集發電、儲能、乘用工具、貨運、農用等于一體。展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太陽能皮卡目前還未正式投產,我們之所以把它放到服貿會上,作為一個宣傳亮點,也是想看一下市場上對產品的需求是怎樣的,再來調整我們未來的發展計劃。”
9月1日,施耐德電氣在服貿會上發布了可持續“一體兩翼”成果——以服務和數字化為“兩翼”,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整體思路。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熊宜表示,今年是施耐德電氣連續第三屆參展服貿會,也正值“雙碳”目標提出第三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在減碳實踐亟待方法論與經驗賦能的當下,服務與數字化作為可持續發展加速落地的兩翼,抓手作用尤為凸顯。“服務賦能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數字化落地的核心與重要載體。依托自身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和龐大生態圈,針對各行各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施耐德電氣推出電氣安全、電能質量、能效雙碳、綜能微網四大場景及價值主張,進行落地解讀并推出全面解決方案,充分展現施耐德電氣以服務和數字化為‘兩翼’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落地能力。”熊宜如是說。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