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心中有桿“秤”
訪安徽省宿松縣政協委員許的安
許的安,安徽省宿松縣價格認證中心主任,40多歲的他,負責一個只有幾個人、知名度不高的小單位,工作卻干得有聲有色,先后被評為全省、全國價格認證優秀個人,并當選為第十屆、十一屆縣政協委員。
許的安當過兵,經歷過三年軍營生活洗禮,曾在全師“戰場救護”比武中獲得過第一名,榮立三等功一次。從部隊退役回鄉后,干過一段時間的公安輔警,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敢闖敢干,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隨后,被安置到縣價格認證中心工作至今,一干已有二十多年。
價格認證工作主要是對各種商品及服務價格進行公證認定,其認定結論是紀檢監察和司法部門定性量紀、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據,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幾年來,價格認證中心每年受理的價格認定事項都在200件左右。每一件都要經過現場查驗、市場調查、研究分析等一系列過程,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單位僅有三名編制人員,人少事多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在這種情況下,許的安和他的同事們經常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工作,按要求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
準確無差錯是價格認證工作的生命,用許的安的話說就是“事關公共利益和群眾利益,絲毫不能馬虎。”一次,一位撿破爛的老頭子,“順手”拿走某修車店門口的4只輪胎,被派出所抓獲。店家說每只輪胎價值300元,這樣,4只輪胎就是1200元,夠上刑事犯罪標準。接案后,許的安認真查看被偷的輪胎,進行細致的市場調查,認為4只輪胎已使用多年,價值打折,最后得出總價值不到1000元的結論,老頭子因此被免予刑事處罰。事后,老頭子十分感激,許的安說:“你沒必要感謝我,我是對事不對人。”
還有一次,某村修路,修路方事先沒有商量,砍掉擋路的3棵樹。樹的主人知道后,要求修路方每棵樹賠償1000元。修路方不服,找到價格認證中心。接案后,許的安及時趕到現場察看,并查閱相關資料,咨詢有關專家,最后認定每棵樹價值600元。經過認真解釋,雙方都高興地接受這個結論。
類似的事例還有不少。對此,許的安的體會是:做人做事,心里要有一桿“秤”,這“秤”就是公平公正。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這桿“秤”更要量在百姓的心里。他擔任價格認證中心主任八年來,辦理的案件超過1000件,沒有出現一起復核或者上訪案件。數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李朝陽)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