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現場速遞
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現場報道
提供高質量就業服務 暢通對接供需兩端人民政協網8月23日電(記者 王亦凡)就業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理順就業供給端與需求端之間的關系,公共服務需要發揮重要作用。22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專題分組討論現場,如何提供高質量就業公共服務,受到委員們的廣泛關注。
在李朋德常委看來,當前就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不平衡問題,需要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就業數據共享平臺來解決。
“市場并不缺少勞動就業崗位供給,但需要相關就業部門梳理、實現信息共享,把供給端和需求端連接起來,進一步提高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匹配效率。”李朋德建議,應將就業培訓與考核認證機制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中,“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技能考核制度,讓勞動者能夠更快、更好地走上就業崗位。”
支樹平常委將目光聚焦到跨區域間的就業供需難題。他表示,當前跨區域間的就業還面臨信息渠道不對等、后續配套保障政策不到位等瓶頸問題,需要多方發力,健全完善跨區域就業協調機制。
結合工作實踐和調研情況,支樹平表示,關鍵在于建立起兩個“資源庫”。“一個是富余勞動力資源庫,勞動力輸出地列出‘求職需求清單’,動態管理、實時更新;一個是‘用工資源庫’,勞動力輸入地列出‘崗位供給清單’,分門別類,拉單列表,為勞動者提供信息支持。以兩個‘資源庫’為基礎,勞動力輸入地和輸出地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對接機制更加完善,建立起區域間就業需求精準對接機制。”
“為更好發揮公共就業服務的作用,還應有穩定強效的后續配套保障機制。”支樹平認為,對于跨區域就業而言,勞動保障措施是重中之重。要著眼于解決跨區域就業衍生出來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孤寡老人撫養、責任田耕種等系列問題,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跨城鄉、跨區域流轉銜接制度,讓常住人口享有更加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務。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