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現場速遞
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現場報道
為殘疾人就業創業提供廣闊舞臺人民政協網8月23日電(記者 孫金誠)對于殘疾人而言,就業不僅是提高家庭收入的渠道,更是其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最重要途徑。“十四五”期間如何進一步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在22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專題分組討論中,常委、委員們討論熱烈。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解決好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問題,仍然有一些新情況新變化需要給予關注和重視。”6月底率調研組赴陜西,圍繞“幫扶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開展專題調研的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強衛表示,盡管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已經有了積極推進,但由于受自身條件限制,殘疾人就業能力仍偏低。此外,社會對殘疾人就業關注度還不夠,還存在一些偏見。
“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關鍵有賴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強衛表示,做好新形勢下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工作,要加大現有政策的落實力度,重點要關注現有文件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要完善優化現有政策措施,完善安置殘疾人就業稅收減免前置條件,為殘疾人就業后低保等保障政策退出實施漸退期;要努力營造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和輿論環境。
隨著經濟發展,網絡直播帶貨、短視頻拍攝等新興行業和工種逐漸成為殘疾人就業新的探索領域,一些殘疾人不必進行過多體力勞動,甚至足不出戶就可實現靈活就業。
全國政協常委、社法委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認為,政府應鼓勵和支持利用網絡平臺,為殘疾人就業提供更多就業渠道、就業崗位和更好就業服務。她建議,盡力增加殘疾人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開展殘疾人職業基礎研究,擴大殘疾人就業選擇范圍,鼓勵擴大就業地域范圍;著力提升殘疾人就業及招聘意愿,綜合利用互聯網渠道營造殘疾人“可就業”“就好業”的社會氣氛;努力改善殘疾人求職環境,推動無障礙信息化建設,制定網絡招聘平臺無障礙信息建設的標準和規范;健全殘疾人求職、就業權益維護渠道和應急處置機制。
“激發喚醒殘疾人的自強自信心,是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的一個重要方式。”全國政協常委、空軍原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房建國中將表示,進入新時代,仍然需要保爾·柯察金似的榜樣引領時代風尚。他建議,堅持扶智和扶志雙發驅動,殘聯等有關單位多推出一些殘疾人就業模范典型。同時,堅持優待和“兜底”兩頭用力;堅持政府和社會協同推進,不能國家“包辦一切”;堅持激勵和懲戒雙管齊下,正向激勵從事殘疾人幫扶工作的同志。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