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正商量 提案摘編 議政瞬間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發揮委員鄉賢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8月22日 09:39  |  作者:張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作者:張澍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方案和政策方針,各地方政府也啟動了適應地方特點的各項舉措,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時代。

我5歲起開始接受“一貫制”教育,從江蘇省興化市沙溝鎮小學、初中、高中畢業,18歲便離開了家鄉。之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少有時間回到家鄉探親和訪問。7月下旬,興化市召開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會,邀請在外的鄉賢、黨員做好學習和管理工作,同時號召支援家鄉建設、回報鄉親。我應邀回到家鄉,代表興化在外人士宣讀“致新時代鄉賢倡議書”。隨后,在興化市政協主席徐立華同志陪同下到家鄉沙溝鎮,就鄉村振興進行了調研和走訪。

沙溝鎮位于江蘇省中部,乃五市交界處、人文匯聚地。一抔故土,幾多鄉愁。沙溝地處水網地區中央,擁有“兩湖、五蕩”,以往只能通過水路進出。古鎮宛如一片荷葉漂浮在水面,因此又有“荷葉鎮”之美稱。如今,這里交通便利,公路直達、過橋進鎮。小鎮看似古舊,卻仍保留著明清時期的街道和建筑。一年四季各具特色:仲春菜花遍地,盛夏荷花滿塘,金秋稻花飄香,隆冬蘆花滿蕩,是里下河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不僅如此,沙溝還是一個商貿重鎮,自明末清初以來,商賈興旺,貿易興隆,素有“金沙溝”之美譽。

自古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沙溝人長期以農業和水產業為生。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靠著水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享譽全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沙溝鎮積極打造古鎮旅游與水產品金字品牌,統籌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生態和綠色文化讓這里更加美麗富足。

2017年11月,沙溝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中國最美漁村”,并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這里現有保存完好的187處明清建筑群。擁有國內第一家里下河淡水漁業文化博物館,各類漁具和漁民生活用品吸引了一眾中外游客。特別是古法捕釣“十八幫”,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傳統民俗文化“段式板凳龍”“彩妝游走燈會”等民俗表演,成為本地區文化旅游的一大亮點。這里不僅孕育了宗教菩提文化,古寺大士禪林內枝繁葉茂的菩提圣樹、枯木逢春的元代香櫞,吸引了八方香客和各地旅游團;同時也不乏紅色革命文化,現有沙溝市政府舊址、蘇中公學舊址等革命遺址。沙溝的地方飲食文化也頗具代表性,沙溝大魚圓、藕夾子、水粉雞等菜肴已成為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這里還崇尚孝道感恩文化,是著名的“長壽之鄉”。

黨的十九大以來,沙溝鎮政府圍繞“復興金沙溝”總目標所做了很多努力,成績喜人:鄉鎮街道筆直寬大,過去的水患現在儼然成了水景;復古式建筑吸引游客,特色飲食別處難尋;現代化的衛生院建設以前更是不可想象……但是,與此同時,發展中的不足以及變化中的問題,也令人思考和憂慮。比如,在沙溝古鎮,實體經濟產業基礎尚不穩固、總量不大、稅源不足、產業鏈不長,因此導致留在古鎮進行家鄉建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人們常用“鄉愁”來形容雖已離開但是卻依然“眷戀”著的故鄉。今天的家鄉同樣希望那些在外“出息”了的鄉賢,退休后能夠回到家鄉再“出息”一下。近年來,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不少的建議和意見,其中就包括鼓勵鄉賢回歸原籍幫助和支持鄉鎮建設。很多鄉賢特別是委員鄉賢回鄉助力鄉村振興,鄉音難改、鄉情纏綿,看似人是物非,故鄉的發展和變化卻舊貌換新顏,令人印象深刻,所見所聞可以“鄉喜”來形容。

出則兼濟天下,歸則回報桑梓。鄉村振興發展,時不我待;美麗鄉村建設,你我有責。希望能有更多的委員鄉賢熱烈響應,展現擔當作為,以拳拳之心反哺家鄉、回報鄉鄰。奮力走出一條符合鄉村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原主任)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鄉村 沙溝 振興 鄉賢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香蕉伊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