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全國政協委員李大進:從一個兵到一個律師換一種身份繼續“站崗”
1958年,在“大躍進”的年份中我出生在了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20世紀30年代奔赴延安的熱血青年,我隨他們南下北上從未離開過部隊大院,一年里重要的節日之一,就是“八一建軍節”。
1977年1月,我終于有了讓我華夢成真當一名軍人的機會。當我穿上軍裝、雄赳赳、氣昂昂坐著“悶罐車”奔向北海艦隊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了不一樣的人生即將開始。
1977年,李大進的參軍入伍照。
新兵訓練后,我被分到青島某海軍基地,做了一名電話兵。部隊艱苦的訓練和嚴格的紀律,讓我意識到了這與我在部隊大院當家屬的巨大差別,太多嚴肅、不容置疑、必須服從的事情不但把我“教訓”得一夜之間“鬼剃頭”上腦,更把我腦海中的軍人重新進行了定義。
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融入部隊生活中,真正以當好一個兵來定位和要求自己。被子要疊成豆腐塊、言行舉止整齊劃一,自覺自愿地服從……隨著時間推移,入伍初期的焦慮和困惑慢慢消失,當個好兵的樸素想法也逐步實現。從北海艦隊到海軍學院的5年軍旅生涯,讓我的人生理想第一次通過自己的踐行有了實實在在的回應,只要樹立正確清晰的目標,善動腦、愿學習,能吃苦,肯擔當,誰的人生都不會因出身或其他標簽而被輕易否定。
退伍時我還未滿23周歲,回京后是參加高考還是邊工作邊學習,是我可以選擇的兩條路徑?!氨M快自立”的強烈念頭,讓我果斷選擇了后者。
1982年5月28日,是我到北京市某法律顧問處報到的日子。當時可選的職業不止于此,但我在“律師是什么”“法律會有多大用”“我為何要當律師”都不是很清晰的情況下,決然邁出人生重要一步,且一發而不可收拾地開啟了我40年的律師職業生涯,今天想來,偶然中著實有著必然。
我入職時,北京的律師尚不足300人,我所去的法律顧問處成立也不到兩年,穿著一身舊軍裝的我就在只有幾張三屜桌的辦公室里邁出了律師生涯第一步。做律師的第一個10年,我拿出了在部隊養成的習慣,通過自學和求教師傅、參加各類培訓及考取在職學位等途徑,如饑似渴地開啟了讓一張白紙變成畫卷的歷程。我由衷感恩那個時代可以讓我大膽充分地實踐于案件承辦之中,感恩我的兩位師傅毫無保留的言傳身教,感恩依靠努力可以獲得承認的清新氛圍,我還感恩我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書記員、實習律師、律師、法律顧問處主任以及這每一個臺階所帶給我的扎實歷練。我意識到,從做好一個兵到做好一個律師,或許就是換一種身份的繼續“站崗”。
“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边^往40年的律師執業,我曾騎自行車從呼家樓到秦城監獄往返近10個小時會見被告人;也曾分文不取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打贏對日訴訟案;還曾為維護“希望工程”名譽在香港代理了第一例維權訴訟……40年間親歷過萬件法律事務,讓我有幸成為改革開放中國法治發展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執業生涯中我更有幸成為中共北京市黨代會代表、朝陽區政協委員、北京市人大常委及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與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讓我感到人生的充實,奮斗的價值和奉獻的快樂。一路走來,崗有不同,位有參差,然使命無差,祖國需要時我依然可以奮不顧身。
也許像我一樣,工作經歷可以簡單到用5年從軍和40年律師生涯概括,精忠鑄劍深海亮劍“謀打贏”的信條似乎已深植骨髓,守時守矩甚至永遠把物品擺放整齊的習慣也至今未變……如季羨林先生在《人間歲月長》中所言,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真實。我感謝為“當好一個兵”而跟自己較勁的那個透明真實的自己,也感謝自己透明而真實走過的40年律師人生。
幾年前,當我有機會站在航母甲板上的那一刻,我依然認為軍中5年青春無悔,軍裝軍歌軍旗培育了我的一片初心、一份執著、一方堅守、一種情懷。
向軍旗~敬禮!
(本文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律師李大進)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