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陜西渭南市華州區政協調研糧食安全工作
用“糧”策守好群眾的“糧袋子”人民政協網渭南7月20日電(通訊員 時偉鋒 記者 路強)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如何用“糧”策守好群眾的“糧袋子”,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民。7月12日,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政協組織市、區政協委員,就糧食安全工作開展調研。
委員們在察看了農業科技公司、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項目區和區級儲備小麥輪換點等后,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協商交流,共同為“穩糧保供、促產增收、提質增效”獻良策、出實招。
市政協委員王磊提出,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升機械化水平,由傳統農業向集約化農業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種植科技含量;增強農業政策引導和金融支持,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區政協委員胡偉峰建議,進一步加強農業科學技術指導,加派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土壤測量、病蟲害防治監測,幫助群眾提高單產增加收入。
區政協常委劉小琴表示,要注意加強市場監管,特別是對農村小型面粉廠的儲糧安全進行監督和檢查,防范因儲糧數量過大,資金儲備不足造成不安定因素。
區政協委員華蓉認為,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業化”,基本農田“非糧食化”,確保農田用來發展糧食生產,同時要落實好“農田必須是良田”,努力建成更多更好的高標準農田,為穩定糧食進一步夯實基礎。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區政協主席王曉鵬說,要端好糧食安全這“一碗米”,壓實糧食安全屬地責任,確保耕地面積不減、糧播面積不減、糧食產量不減。糧食生產不僅要守紅線、上科技,更需要懂人民,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出發,確保農民“倉廩足、錢袋鼓”。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群眾 糧袋子 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