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北京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北京市政協:兩年建立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工作室(站)240余個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陳姝延 齊波 劉乙潼 薛婧)7月14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人民政協網主辦的“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在北京啟動,北京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家明出席活動并致辭。
北京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家明在啟動活動上致辭。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齊波 攝
張家明表示,政協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對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義。
張家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胸懷“國之大者”,聚焦新時代“首都發展”,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京華大地生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價值理念。
致辭中,張家明還圍繞北京市政協在講好協商故事上的創新經驗和做法,“曬”出了成績單:
一是健全完善協商機制。近幾年,北京市政協陸續制定修訂政協協商工作規則、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的意見、立法協商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形成了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議政性主席會議、議政會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對口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界別協商、網絡議政、情況通報交流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格局,為高質量開展協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積極搭建協商平臺。每年全體會議期間,圍繞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市政協組織各界委員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進行專題協商座談,共商首都發展大計。以實施協商年度工作計劃為牽引,圍繞編制實施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籌辦冬奧會冬殘奧會等,組織開展各類協商230余項。與天津、河北兩地政協聯合舉辦京津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就“推進全產業鏈布局”“加強‘十四五’規劃戰略協同”“建設生態環境支撐區”等建言獻策,共同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是探索創新協商形式。積極開展立法協商,就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居家養老服務、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22部地方性法規規章,8項政府年度立法計劃協商建言。通過監督開展協商,成立財政預算、法治建設、城市管理等五個民主監督組,圍繞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協商式監督60余項。推進提案辦理協商,創建了“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電視直播節目,組織政府部門“一把手”和提案者與市民代表面對面對話、零距離交流。深入基層開展協商,兩年來,在有條件的界別、科研機構、行業組織、重點區域、大型居住區和商務樓宇等,包括在港澳地區,建立了240余個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工作室(站),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運用網絡開展協商,開通網上委員工作室,搭建服務港澳委員履職的“同心在線”“知情明政直通車”,通過履職信息化平臺開展在線“微協商”,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推動協商工作走深走實。
此外,北京市政協還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開展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開設面向港澳青少年“國情教育空中課堂”等,積極研究、闡釋和宣傳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進一步推動工作實踐,促進首都政協協商工作效能提升。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