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承>會場連線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民進重慶市委會主委陳貴云:推動民族地區優秀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
推動優秀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實現靜態保護與動態傳承結合,是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文化傳承雙贏的較好選擇。但從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發展進程來看仍相對滯后,具體有:高質量文化產品供給不足,缺少市場主體,文旅融合不足,工作體制機制需健全。為此,建議:
一、 推動民族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工作納入各級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打通保護文化資源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管道,進一步理順民族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二、 指導民族地區發展文化產業。圍繞民族傳統工藝、文創產品、民族特色餐飲、表演藝術等,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精神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品牌,統籌抓好文化企業、重點項目培育和建設。以民族地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特色村鎮為重點,確定一批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
三、 指導民族地區科學規劃文化產業發展布局。從財稅扶持、服務平臺、發展環境、人才吸引和培養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支持民族地區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特色文旅融合精品。對民族地區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再普查、再梳理,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藝術內涵,與各級“十四五”文化旅游發展規劃項目同步推進。加快文旅信息化平臺建設;在完善旅游干線交通網絡的同時,加快鄉村旅游公路建設,重點打通和擴建一批縣際旅游環線公路,把民族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串聯起來。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