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要聞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大灣區——放飛香港青年夢想的地方人民政協網6月28日電(記者 宋嘯峰)“如今我在大灣區有4個創業基地,包括香港、廣州、深圳、中山,已經幫助了100多個香港青年創業團隊實現創業和就業……”6月21日晚,忙了一天的吳杰莊終于可以在香港用電話接受采訪了。
吳杰莊出生于香港普通家庭,他認為,1993年入讀香港理工大學是他人生的轉折點。由于勤奮好學,選讀的制造工程專業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畢業后,他參與學校“廠校合作計劃”,一邊修讀碩士課程,一邊為參與計劃的企業工作。就這樣他在香港理工一直讀到博士畢業。
期間,吳杰莊在香港創立了鈦極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研究面相識別技術,以應用于加強保安措施,希望取得一份面相識別技術的香港特區政府合約,但最后仍被一家外國公司擊敗。經過深思熟慮后,吳杰莊決定改變策略,進軍國內市場。隨后,他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成為博士后研究生。兩年后,吳杰莊公司研發的生物辨識技術被香港、深圳的海關采用。2008年北京的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更是采用了這項技術,令嘉賓入場更為便利。
“國家好,香港才能更好。”這是曾擔任香港青年聯合會主席吳杰莊經常和香港青年交流的話題。 為了投入青年發展工作,吳杰莊出售了鈦極科技公司,并成立了“香港青年學生動力基金會”,帶領1000多名香港青年到內地和海外城市交流和實習,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地方、天使資金和咨詢服務,協助其發展。迄今為止,他的公司已培養了百多個初創團隊,協助他們創業和就業。
如今,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吳杰莊,希望更多香港青年能把握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
“作為一名創業者,特別能理解現在的香港青年,希望能盡自己之力,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融入內地。我一直參與香港專才和優才協會和香港青年學生動力基金的發展,希望以自己經驗,鼓勵更多的香港新青年參與到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創新,幫助香港青年融入社會,認識祖國和大灣區的機遇。”這是香港青年林烈在大灣區創業成功后的心靈感悟。
2016年畢業后的林烈,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創業小團隊,發展到如今擁有對沖基金、股權項目、實業投資,更是引進了瑞士的家族信托和私人銀行財富管理。2022 年當選為廣州市政協委員。
“當時的創業初心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的號召下,40多年來,勤勞的中國人累積了足量的財富,但是財富的管理和觀念并沒有更新,我們希望以瑞士百年家族辦公室的模式,為中國的實業家們傳承家族財富,我們家族辦公室傳承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專業、健康、信念和精神。”林烈介紹道。
因此,林烈創立漸進資本大中華,作為亞洲家族辦公室的先行者,他一直專注于發展大中華地區的家族辦公室業務;“在大部分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還主要處于銷售產品的原生態發展階段,漸進資本大中華就已經從合規和與風險的角度進行運營管理。漸進資本大中華具有特色家族辦公室服務功能,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且與客戶可以建立長久信任關系的家族辦公室會脫穎而出。”
在如何協助香港青年認識祖國和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
林烈希望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香港青年,懷揣創業夢,在世界的大灣區不斷加快逐夢前行的步伐,以香港深圳雙城為引擎引領大灣區的創新發展。
同樣,出生在中國香港的陳政鴻,2003年回到大灣區工作,如今創辦了深圳美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基地設立于風景秀麗的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專注于個人護理(美容儀等)產品研究、開發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年銷售產值3億多人民幣,并著手吸引香港大學生在此工作。
事業成功的陳政鴻平時最關心的是孩子教育,當了解到公司很多員工每年與家鄉子女(留守兒童)團聚機會很少,每年只有春節期間才會相聚。于是從2013年開始,每年暑假期間都會在公司開設一個暑假班,邀請孩子們來到公司和他們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并聘請專業的老師來輔導孩子們的暑假作業,暑假班最高峰期人數達到90余人,10余名教師。如今,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不得不暫停暑假班的開辦,這也是讓陳政鴻感到有些遺憾。
陳政鴻十分關注國內西部山區的孩子,特別是云南省大關和廣西河池。當了解到那里的孩子因家庭困難而早早輟學。便從2011年起,他就開始資助云南太陽壩村所有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廣西的南丹高中、里湖中學部分品學兼優的同學,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緩解他們的家庭困難。期間,每年都會在5月和11月安排公司員工帶著他的愛心,去和孩子們分享,從2011年到2019年,公司員工共有80余人次參加,去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讓他們堅定“知識改變命運”的學習理念。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