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我們會盡力地發光——各方積極探索退役運動員進校園初見成效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我們會盡力地發光——各方積極探索退役運動員進校園初見成效
新華社記者劉陽 王鏡宇 林德韌
如果你是一名中學生,你的體育老師曾是排球全國冠軍,不僅能上日常體育課,還能教你打排球,甚至還能教你當下流行的飛盤運動,你會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成都市華陽中學的畢顯皓就是這樣一位體育老師。退役后,他通過天府新區體育教師共享中心進入中學授課,實現就業的同時還能夠將專業知識回饋社會。新華社記者通過調研發現,近年來學校體育越來越受重視,但受困于教師資格、編制等問題,體育老師尤其是具備專業專項能力的體育老師仍很欠缺。在各方積極探索下,目前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擔任體育教師、教練員成為破解“雙向互需”瓶頸制約的有效之舉,有力助推青少年健康成長。
教師共享 天府新區開創先河
27歲的畢顯皓退役前是四川男排的一員,還獲得過全國錦標賽冠軍。去年7月,四川天府新區被授牌“四川省體教融合改革試驗區”,天府新區體育教師共享中心正式啟動。機緣巧合,共享中心成立之初便進入畢顯皓所在的體工隊進行了雙選會。畢顯皓是成都體院運動訓練專業的本科生,這次雙選會讓他決心加入教師行列。
“我接受了教育理念、課堂常規、師風師德等方面的培訓。共享中心的理念很吸引我,與其在一個學校扎根,還不如把體育精神分享給更多的孩子和學校。”畢顯皓說。
共享中心實行“政府主導、教師統管統用、資源配置共享”,全區“排課走?!保垂蚕碇行牡捏w育教師不屬于任何一所學校,而是通過統籌管理方式,解決體育教師數量短缺等問題,同時全面提升體育教師水平和教學質量,豐富體育項目。這樣的運作模式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在華陽中學兩位特級教師的一對一輔導下,畢顯皓的教學工作漸入佳境:如今他教高中二年級的五個班,同時身兼校排球隊總教練;學校之外,他還擔任成都市女子曲棍球甲組、乙組和男子籃球甲組的體能教練。畢顯皓對自己的工作狀態很滿意:“我每周15節體育課,每天晚上7點20后才能下班。也許別人看來很辛苦,但是作為曾經的專業運動員,這些對我來說不算什么,我還想再忙一些?!?/p>
共享中心不僅負責人才輸出,人才監管更是重中之重。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教育衛健工委副書記楊遠東說:“我們建立了學校、學生、家長、教科院和共享中心五方參與的評價體系,從滿意度、專業水平、教學能力、職業能力、技能和師德師風等方面給我們派出的老師打分,要評定星級,實行升降級的管理,還有一票否決制度?!?/p>
進入教育領域近1年的畢顯皓告訴記者,他在共享中心的考評中“分數不低”,現在自我感覺與學生互動時游刃有余,但新的挑戰隨之而來?!澳壳白畲蟮奶魬鹁褪牵奶焯鞖鉄?,孩子們都不愿意動,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畢顯皓笑著說。
根據共享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共享中心已與百家校外體育類培訓機構開展合作,約2000名體育專業人才排課走校執教,還為學生提供普惠性、菜單式、專業化的課后服務和演示以及周末、假期托管服務,貼心、豐富的服務內容受到家長的好評。
“我們會盡力地發光。”畢顯皓對于未來的工作充滿了希望。
山東以崗位創新突破學校體育教練職稱瓶頸
除了四川創建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山東的經驗也值得借鑒和推廣。山東通過在全省大中小學設置體育教練員專業技術崗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省內學校體育教師師資不足的問題,也有效緩解了教師編制短缺的矛盾。
2021年6月底,山東省委、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體育局聯合印發《關于全省大中小學校體育教練員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管理的實施意見》,在全省各級各類中小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院校增設體育教練員專業技術崗位,學校體育教練員職稱納入體育專業人員職稱系列,職稱層級分別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學校體育教練員從業不需要教師資格證。
山東省體育局副局長王強從事青少年體育工作多年,他說:“由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體育教練員工作,發揮專業優勢特長和明星效應,能夠彌補體育師資力量配備短板和專業能力缺項,有利于提升學?!p減’背景下校內‘課后托管服務’工作質量,有利于促進學生運動技能提升、養成終身鍛煉習慣,有利于現有管理體制機制框架下體育教育資源的整合優化,豐富校園體育文化。”
該實施意見出臺后,截至2021年底,山東省解決了33名中小學體育教練員的職稱問題,其中解決高級職稱3人,初步解決了崗位職責不明確、成長空間受限制等長期困擾的問題,體教融合發展實現了新的實質性突破。
48歲的付亞辰是山東平陰縣實驗高級中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從平陰縣體校舉重教練的崗位上被分流到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后,他自學網球、羽毛球應用于教學,還做過財務、場館資產管理和校藝體處副主任。讓付亞辰憋屈的是,他兩次考教師資格證都不過關,因此無緣學校的職稱評定,從體校帶來的中級職稱14年沒有改變。
去年10月,付亞辰得知山東施行學校體育教練員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的消息,他馬上準備晉級材料。幾個月后,付亞辰的高級教練(副高)職稱批下來了,他感覺就像做夢一樣。
付亞辰分析說,自己當運動員時,文化水平有限,到學校工作后又特別忙,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因素都影響了他考取教師資格證。“拿不到教師資格證,就沒資格評職稱,收入也受影響。有段時間我都對職稱放棄了,但是心里還是不甘心,因為我不比別人差?!备秮喅秸f,“我的經歷雖然復雜坎坷,但很幸運最終有個好結果。”
除了設置體育教練員專業技術崗位,山東省在如何幫助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方面用心良苦。在完善培訓體系、健全工作機制的同時,山東省還強化了經費支持。例如:中小學校每安置一名退役運動員,就可以獲得5萬元專項經費,用于購買體育教學訓練器材和組織體育活動;2010年以來,山東省已為接收退役運動員的中小學發放了735萬元專項經費。
山東的學校體育教練員崗位設置嘗試,是否對全國具有推廣意義?有專家指出,體教融合是一項系統集成的工程,各省市情況并不完全一致,路徑選擇也存在一定差異。山東是體育大省、教育大省,體育和教育資源相對豐厚。這項體教融合的創新性嘗試,需要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的鼎力支持,更需要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通力協作,才能取得顯而易見的成效。相互支持和通力協作,是體教融合的助推器,這才是“山東模式”最值得借鑒的地方。
江蘇在助力退役運動員打通“教師資格”之路方面也頗有心得。在去年底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統考中,47位退役運動員參加筆試,其中19人通過。江蘇省體育人才流動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愛武表示,一方面,這幾年退役運動員的整體文化素質逐年提高;另一方面,中心組織了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培訓,2021年7至9月的線上培訓就要求退役運動員們多刷題,每天要交作業,12月底還專門組織了面試培訓幫助退役運動員們增加實戰經驗。
趙愛武表示,現在退役運動員的選擇更多了,無論是當老師,還是做教練,甚至自己創業,省里主要是搭好平臺、做好服務,提供更多選擇機會,讓退役運動員們都能有更好的出路。
摸索探索 退役運動員進校園大有可為
成都市天府新區實驗中學的體育老師楊冬梅也來自體育教師共享中心。這位前四川女排隊員很享受教學過程,并產生了考取教師資格證、長期從事體育教學的想法。她說:“共享中心給了我們兩三年時間,讓我們先上崗,再取得資格證。我也在積極準備考試?!?/p>
教師資格、教師編制,成為體育教師共享中心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必須面對的難題。楊遠東坦言,退役運動員通過共享中心的平臺進入校園后,要想讓這樣的人才長期、穩定地服務校園,還是要解決絕大多數人看重的教師資格證和編制的問題,需要新區層面、市級層面的財政部門、人事部門、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共同推進支持性政策。他說:“作為國家級新區的探索,我們一方面要爭取編制,另一方面也在引導大家同工同酬,解決待遇的一致性和其他匹配福利的一致性問題。”
山東省雖然通過設置學校體育教練員崗位解決了教師編制問題,但在具體推進落實時,仍面臨學校辦學理念、學科結構性缺編、體育教練教師課外訓練工作量與帶訓學生體育比賽成績認定等難題。王強說:“目前退役運動員供給數量大于學校需求,大部分市的學校接收積極性尚未調動起來,還沒有成為學校內在需求。”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昕表示,中小學的教師編制是有限額的,如果學校設置體育教練員崗位,就會給整個學校教師人事編制帶來結構性的變化。她說:“退役運動員進校園遇到的種種問題,是學校、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單方無法解決的,多部門的協同合作才能夠去破解一個個難題?!?/p>
四川天府新區和山東的新嘗試已經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的認可。司長王立偉呼吁,學校是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陣地,在體育強國建設過程中,多方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去解決退役運動員進校園存在的問題。
可喜的是,從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體育法,提出“國家實行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健全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工作制度”,將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新修訂的體育法明確指出,學校可以設立體育教練員崗位;學校優先聘用符合相關條件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從事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活動。這勢必將極大推動退役運動員進校園的進程,也為體教融合工作帶來新的利好。(參與記者:王恒志、馬向菲、李嘉、韋驊、肖亞卓、季嘉東、吳書光、陳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體育 學校 退役 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