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把老年人群當作資源 重視老年人自我價值
把老年人群當作資源 重視老年人自我價值
——在《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藍皮書——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與施策(2022)》新書發布會上的講話
(2022年6月26日 北京)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同道,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藍皮書——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與施策(2022)》新書發布會,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北京大學和一個學會牽頭來完成的這部藍皮書,具有鮮明的特征。它既有理論深度又緊密聯系實際;既全面又結合重點;既講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又重視人文關懷;既有戰略和政策的深度研究,又提出很具體的措施建議,甚至包括一些標準的制訂,比如說康壽幸福之鄉的評價標準等等。
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涉及方方面面。這部藍皮書重點選取兩個主題:一個是“健康老齡化”,一個是“積極老齡觀”。這也構成了這部藍皮書的鮮明特點。
實現健康老齡化是應對老齡社會挑戰的重要策略。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到了77歲,但是平均健康壽命只有68.7歲,也就是從失能到去世要經歷8.3年,這不僅是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更是老年人承受的最大痛苦。所以我們不僅要延長壽命,更要延長健康壽命,這要成為我們主要的著力點。
關于積極老齡觀,內涵很豐富,我今天只強調其中的兩點:
第一點,需要把老年人群當作資源,而不是負擔。老年人特別是健康老年人的智力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有那么多到退休年齡,但仍然精力充沛的工程師、教師、醫護人員、律師、經濟師等等,他們是中國社會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即使是貧困地區的農村老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也承擔著非常重的任務,很多田是他們在種,很多留守兒童是他們在照看。我認為總體而言,我們不應簡單地把老年人看作負擔,而應該把他們當做資源加以充分利用,這才是積極的老齡觀。
第二點,要重視老年人的自我價值。這方面我們以前講得很少。老年人具有強烈的精神需求,他們不愿意脫離社會,希望繼續實現自我價值。他們希望被社會所接納,而不愿被社會推在一旁。同時,衰老是個不可回避的進程,要下力氣幫助他們解決對衰老、對疾病、對死亡、對生命的認識,使他們從價值觀上得到提升。
我們需要針對上面兩點來加強我們的工作。首先,我們國家現在規定的退休年齡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應該加快退休制度的改革。這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但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我本人覺得,不可能有一個退休年齡,一刀切下去是合理的,還是要實行彈性的退休制度。不能規定一個年齡,但是可以規定一套的合理制度來實現彈性的退休制度。
其次,既然老年人是寶貴的人力資源,我們就要下力氣把老年人的資源有效組織起來,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例如,我們能不能組織銀發支教團?據我了解,我們好多退休教師,即使到了70歲,都還精力充沛,他們都很積極、愿意到貧困地區去支教,時間可長可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又如關于“老年照護儲蓄”,現在已經有了試點,需要我們繼續摸索經驗教訓,加快推進。還有,我們能不能搞老年人自辦自住的養老機構,在這個機構里面主要的工作,包括服務,哪怕是打掃衛生等都由入住的老年人自己來做,同時擴大與周圍社區的交流,在為社區服務的同時,獲取社區的資源,取得社區的支持。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還有太多的事情可做。我非常同意高強部長剛才講的,我們的老齡工作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是樂觀的,而不是悲觀的;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
最后,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群的異質性。同樣的年齡,有的老人已經失能,需要我們全方位的照護,而有的老人身體還很健壯,需要我們提供他們服務社會的機會。我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今天的發布會開得很成功,給我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會議的主辦方只是北京大學的一個課題組和一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再加一個二級學會。但參會的有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有原來的部長,有將軍,他們都發表了那么精彩的講話,而且我們的藍皮書做得這么好,有這么大的社會影響。這告訴我們,要做成一件事,不在于有多大的牌子,關鍵在于真下功夫,講求實效。
我建議會后做好宣傳,把這本藍皮書的精神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相信,只要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就能為中國健康老齡化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今后我也將和這個團隊一起更加努力,更加深入地研究,同時也做出一些具有顯示度的能夠帶動全社會的創新行動。
謝謝大家。(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7日電,有刪節)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老年人 資源 人群 重視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