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承>要聞
貴州分會場:
把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取得了很多成績,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6月24日,在全國政協“加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保護傳承”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貴州分會場上,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張光奇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貴州省是多民族地區,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優秀少數民族文化已成為貴州的優勢資源。張光奇認為,產業化是實現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但整體來說,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總量規模偏小、產業化程度低,資源優勢難以轉化成經濟優勢。
去年底,貴州省政協召開“民族文化強省,推動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張光奇在前期調研和協商中更深刻認識到民族文化是貴州的一寶,必須要用好,打造出民族地區群眾持續增收的聚寶盆。
針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土壤流失加劇的問題,張光奇建議建強人才隊伍,修改完善少數民族文化人才選拔培養管理辦法等政策規定,開展繡娘、歌師、匠人等文化傳承人評審命名活動,補助獲評人活動經費,資助建立工作室。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張光奇還提交了《關于支持貴州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加大對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積極扶持傳習基地建設。
在貴州分會場參加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的還有貴州省政協副主席陳堅。前不久,陳堅率省政協民族與宗教委員會部分委員開展加強民族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4個市州的14個縣,走訪了30余個相關企業、工作室等,走得深問得細,鉚足勁助力少數民族優秀文化藝術保護傳承。 (記者 黃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