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杭州錢塘區政協織密“紅色聯盟”基層協商網
人民政協網杭州6月24日電(記者 鮑蔓華)“下沙街道‘聚沙’協商議事紅色聯盟成立!”6月23日,位于杭州錢塘區下沙街道“協商議事紅色聯盟”和“協商驛站”揭牌。揭牌儀式后,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整治,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主題的首場協商驛站專題微協商活動隨即開展。居民代表、社區書記、街道主任、法院代表、政協委員齊聚一堂,開展熱烈討論。
下沙街道七格社區是個沒有拆遷過的老小區,跟其他小區相比在規劃和環境方面差距比較大。停車難是最大的問題,矛盾很突出,外來人員數量多,管理需要加強。整體提升改造很有必要……“道閘系統高峰時期有將近7000、8000輛車子進去,平時也有5000-6000輛。”下沙街道七格社區居民代表在會場向政協委員訴說生活中的煩惱事。委員們建議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改造“面子”,更要改造好惠民的“里子”,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來自細節的獲得感。要做到一起議、一起改、一起管,充分尊重居民意見,形成最大共識,滿足群眾多元化和個性化服務需求,使各種資源“融起來”,提升居民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看著首場“協商驛站”微協商活動的熱鬧場景,七格社區書記表示作為協商驛站站長,一定牽好頭,以“協商驛站”為載體,切實發揮好基層協商平臺的應有作用,努力使之成為聯系服務基層群眾、助力改善民生福祉、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的平臺。
錢塘區政協自成立以來,積極在拓寬黨建工作形式、豐富黨建工作內涵上下功夫,創新打造“協商議事紅色聯盟”黨建品牌,以區政協為重要平臺,以紅色聯盟為牽引,將黨建目標化虛為實、工作方法去粗取精,不斷推進黨建與履職深度融合。
本次揭牌成立的下沙街道“聚沙”協商議事紅色聯盟,是由下沙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牽頭,聯合高校、企事業單位等51家聯盟單位組成;下設四個紅盟小組,第一紅盟小組由黨員吳文峰等9位政協委員組成;第二紅盟小組由黨員張春燕等9位政協委員組成;第三紅盟小組由黨員蔣揚名等9位政協委員組成;第四紅盟小組由黨員尉建鋒等9位政協委員組成。每小組對口聯系五個“聚沙”社區協商驛站。
錢塘區政協主席金志強認為,下沙街道“聚沙”協商議事紅色聯盟成立暨“聚沙·協商驛站”授牌儀式的舉行,標志著錢塘區政協工作織密了“紅色聯盟網”,將黨建的“柔性要求”轉化為黨建與履職深度融合的“剛性目標”;標志著錢塘區政協工作在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協商延伸的探索實踐上邁出了嶄新一步。他表示,要積極踐行“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宗旨,高質量建好用好各類協商平臺載體,著力打造具有錢塘辨識度和廣泛影響力的基層協商議事平臺陣地,積極發揮“一個陣地、多種功能”作用,推動形成“組織+平臺+活動”協商議事矩陣,助推基層治理和共同富裕,為打造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錢塘樣板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協商 錢塘 區政 政協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