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法治央企建設百人談>法治央企建設百人談
以法治視野謀劃建筑央企高質量發展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重大問題,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中央建筑企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中的主體力量,又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承載著人民群眾對便利基礎設施的期望,聯系著產業上下游大量的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部門,擔負著千千萬萬農民工實現富足生活的夢想,如何能既創造更多利潤,又不與民爭利;既增強我國國有經濟實力,又惠及其他國家政府和國民;既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又能釋放經營活力;既實現高質量發展,又滿足國內外合規要求,需要以法治視野謀劃企業改革發展,把法治理念貫穿到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決擁護者, “十一個堅持”的堅定踐行者。
恪守內外合規要求,依法開拓海內外基建市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國際社會對我們基建市場的開拓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這對我們國際市場的開拓來說,既是驚心動魄的挑戰,也是百年難得的機遇。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按照中央法治中國的總體部署,作出符合本公司海外業務發展要求的具體部署。首先,強調第一責任人制度,將第一責任人職責要求向海外項目延伸,把落實情況納入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將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作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內容。其次,設置專兼職合規工作人員,將合規的工作要求落實到海外業務開發的各個環節。第三,樹立全體工作人員的合規意識,通過合規培訓、合規宣貫等方式,增強全體人員的合規意識,將合規審查納入各項工作的開展之中,實現合規管理的精細化、流程化、制度化。最后,聘請境外專家,組建專家庫,對海外業務的合規風險進行系統梳理,制定合規風險管控方案,保證海外業務開拓過程中的風險可控。
守住重大風險底線,依法開展經營管理活動。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部署,我們制定了以預防為主、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妥善解決的風險管控方案,爭取從源頭實現“壓存控增、提質創效”的工作要求。在提升主動維權能力方面,加大法律糾紛案件處置力度,從加強典型案件分析出發,及時發現管理問題,堵塞管理漏洞,進而實現“以案促管、以管創效”的目標。另外,按照科學管控的要求,積極落實和推進重大經營風險“紅橙黃”三級管控方案。對于虧損風險較大的項目進行重點跟蹤管控,保證風險處于可控范圍之內。對于常見風險類型,編制風險庫,保證各個子單位按照相關要求對風險進行防范和應對。對于突發風險類型,編制相關風險防范指引,指導各個子單位進行應對,從而降低經營風險。
以學習《公司法》為契機,依法加強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也是推進全面依法治企的根本保證。建筑央企在“走出去”的實踐中,尤其是中美貿易戰以來,面臨著愈加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了《公司法》修訂草案,在現行公司法對設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作出規定基礎上,直接明確地規定國家出資公司中黨的組織,按照黨章規定發揮領導作用,研究討論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黨領導地位的重要體現。學習正在修訂的《公司法》草案,堅定我們接受黨領導的信心決心,在海外理直氣壯地依法處理黨的領導與生產經營的關系,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企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保證建筑央企在國際競爭中乘風破浪,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依法落實董事會職權。作為國資委界定為商業二類的建筑央企,面對競爭白熱化的市場形勢,只有激發企業活力,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才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推進,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以往通過廠長辦公會、黨政聯席會決定企業重大生產經營事項的決策體制必須改變,取而代之以董事會為核心的董、監、高互相監督制約的治理結構,出資主體依法享有應有的股東權利,做實董事會機構,外部董事占多數人選,落實董事會職權,由股東或股東會依法委托董事會行權履職,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多樣化、多元化治理結構。
強化以人為本理念,依法管理勞動用工。中央建筑企業的勞動用工制度,不僅直接關系企業與員工的具體利益,也關系到是否適應海外項目所在國的勞工管理政策法規,甚至關系到“走出去”戰略能否落地,關系到國務院保障農民工權益政策落實。當前在海外,用工屬地化已經成為各個基建輸入國的基本要求,如何既能滿足項目工期對熟練工人的要求,又能更多地促進當地國民就業,水電十一局立足以人為本,在贊比亞建立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培養當地技能人才為項目施工所用,作出了有益探索;國內建筑行業的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單位長期以來存在用工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農民工合法權益維護及實名制管理上存在許多問題,迫切需要中央建筑企業強化以人為本理念,堅決落實國務院有關中小企業款項清理和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的法規,依法對勞動力不足或過剩以及經常出現的勞資糾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進行勞動用工改革,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
尊重不同國情實踐,打造適應市場經濟的法治文化。利用重大紀念日、傳統節日等契機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各地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藝團體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推動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對于海外業務,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及法律法規,有效開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引導全體職工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對于國內業務,積極組織“憲法宣傳周”“合規宣傳月”等活動,通過合規網絡答題競賽、合規漫畫展等形式,響應中央法治數字化的要求,使得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組織合規宣誓,聯合簽署承諾書,并定期組織合規宣貫活動,保證全體成員能夠警鐘長鳴,不忘初心,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賡續事業傳承,必須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負新時代厚望,不負人民重托。中央建筑企業自當響應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以法治視野全方位謀劃高質量發展,爭做全面依法治國的排頭兵!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副總法律顧問 龔余周)
編輯:何方
關鍵詞: